文章目录

  • 使用文字的本质
  • 词性的本质
  • 逻辑为本
  • 修辞正义
  • 新媒体写作
  • 写作心得



 


使用文字的本质

含金量高的书,第一言之有物,传达了独特的思想或感受,第二文字凝练,赋予了这些思想或感受以最简洁的形式

这样的书自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使人过目难忘。

在这方面,法国作家儒勒·列那尔的作品堪称典范。

试看他在《自然记事》中对动物的描写:

  • 蝙蝠——“枝头上一簇簇破布”;
  • 喜鹊——“老穿着那件燕尾服,真是最有法国气派的禽类”;
  • 跳蚤——“一粒带弹簧的烟草种子”;
  • 蛇——“太长了”;
  • 蜗牛——“他只会用舌头走路”。

所谓节省语言,倒不在于刻意少写,而在于不管写多写少,都力求货真价实。

这一要求见之于修辞,就是剪除一切可有可无的词句,达于文风的简洁。

由于惜墨如金,所以果然就落笔成金,字字都掷地有声。

  • 这里不会要很多所谓的“写作技巧” — 因为简洁使用的技巧真的非常少;
  • 这里不会要各种所谓的“修辞手段” — 因为简洁基本上不使用类比之外的任何修辞;

 


词性的本质

简洁就是仅仅使用必不可少的词,绝对不写长句子,最好只用主语、动词和谓语。

词汇是最基础的模块,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不同于语文课我们学习词汇之间的关系,在写作中我们学习的是词性的本质。

词汇的本质是什么呢?一切的词汇的作用,都是关于感知的、传递感知的。

  • 名词:描述你能够感知的事物的,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的,比如苹果是具体的,幸福是抽象的;
  • 动词:描述你能够感知的动作的,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的,比如打电话是具体的,思考是抽象的;
  • 形容词:描述你能够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比如你能够感知到苹果是大还是小;

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甚至自己修饰自己,所以分情况讨论:

  • 副词在修饰动词时,效果与形容修饰名词是是一样的(同上);
  • 当副词修饰形容词的时候,是用来描述你能够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的感知,比如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都在非常认真的记笔记,但只是一开始是这样而已。

举个例子,我们正在由衷的虚伪的记着笔记。

  • 感知到的事物:我们都在记笔记
  • 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的:我们都在非常认真的记笔记
  • 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的感知:但其实 — 只是刚刚开始是这样,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想重新做人

您可以发现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词,都和感知相关,或者说,写作就是感知。

其实所有的文字、沟通就是传递感知,就是看到了作者、沟通对象:

  • TA眼睛里所看到的
  • 听到了TA耳朵里所听到的
  • 闻到了TA鼻子里所闻到的
  • 触碰到了TA皮肤所感受到的
  • 明白了TA脑子里所有的思路

因为创作的本质,就是记录感知,传递感知,所以这也是,钻进作者脑袋的秘密。

举个例子,您有俩个孩子,一男一女,女娃跑过来告状说男娃弄疼她了。

一些父母是这样说:“没事没事,一会儿就好” 或者是 “不要那么小气,要学会包容”,但这种沟通是无法传递感知的。

正确的方式,也应该是从传递感知开始:

  • 那他是故意的吗?应该不是故意的
  • 那他道歉了吗?不是故意的,应该道歉了
  • 那你还疼不?说了这么一会,应该不疼了
  • 那你现在想做什么?应该是想玩

 


逻辑为本

方便读者阅读的文字的逻辑十分清晰,其中有三种逻辑关系最明显。

  • 并列: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 递进:如更为重要的是… 、如更为可怕的是…、如我们真的不靠谱,理由一…不仅如此,理由二,还有更令人绝望的,理由三。
  • 转折:如xxx — xx
  • 曲折:如英雄迟暮…被坏蛋折磨…被坏人踩在脚下…终于,看似山穷水尽英雄开始反抗…,终于胜利
     

修辞正义

修辞不是用来卖弄文采的,而是更好的传递感知。

正如兵器是为了赢得战斗,乐器是为了欢乐… …至于显摆、卖弄永远不应该当作目的。

  • 类比:从已知跨越到未知的唯一手段。

如露似珍珠月似弓 — 这是从外观形状上打比方

如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 这是从内部作用上打比方

如书是智慧之门的钥匙 — 这是从功能上打比方

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 这是从意境上打比方

如母爱似山,父爱似海 — 从本质上打比方

打比方是个技术活,认知能力越强,打出的比方越好,能洞穿事物本质的人,打出的比方越传神,平常我们看到好的类比,就要有意识的记录下来。

  • 具象:把抽象的、概括的变成具体的。

如他个子不高,具象化:他个子不高,上大学体检时是一米七,这几年好像缩了一点,也不知道为啥,遇到了高个子女生,他会不自主的站远一点。

好文章:
⒈全面完整(内容齐全、拓展实用、细节研究、包含难点)
⒉深入浅出(好的例子、好的类比、没有陌生的名词、一条线贯穿)

 


新媒体写作

选题:顶级的事件就是顶级的流量。

观点:足够独特,一语惊人。

标题:引发情绪,自带话题。

疫情期间,有一篇文章叫《我们都欠湖南人民一次热搜》,这篇文章刷爆了湖南人民的朋友圈,表示湖南人民在这次疫情中非常的给力,但其实那篇文章的作者是浙江人,对这件事内心其实是无感的,只是为了吸引流量……

这是最有效的说服 — 人心比事实重要,人们心中有这么一个渴望,而你利用这个渴望去说服人(同步)。

996风波期间,有一篇文章叫《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观点是你的老板都在加班,年轻人就应该加班。现代社会之所以这么发达,关键就是公平竞争使得人人奋勇争先。如果你是那些争也争不到,努力也没用的人,自然就不会争。

公众号上这篇文章被疯狂针对、转发,知乎上各种人怼,还有人专门写文章针对,最后阅读 10万+。

像特朗普经常说一些在大方向上正确,但具体的说法夸张、或者有事实错误的话,等着别人批评。

专家学者、竞争对手会分析特朗普的话里有怎样的错误;人们不断地批评特朗普,就得花很多时间谈论特朗普,而这就等同于说特朗普说的内容很重要,而这又等于说特朗普这个人很重要。

作者是有意为之,为了吸引流量,一开始观点立场就和主流不同,越多人怼流量越多,事实上这盘文章也是 10万+,后面因此还有广告商来合作……

这种说服不是诉诸情感,而是以大致胜。

如果一件事你很难辩解清楚,在这个层面上你不管怎么做都是减分;那么你就应该离开这个层面,把话题引到更高的层面上去,证明自己的“动机”是好的。

2010年,iPhone 4 刚刚进入市场就被人发现常常接收不到手机信号,问题非常严重,被称为“天线门”。

乔布斯赶紧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他会说些什么呢?他是要真诚地道歉吗?

乔布斯说了三句话:“我们不是完美的人。手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我们总是尽我们所能让用户满意。”

这可不是道歉,乔布斯根本就没道歉。当然,发布会上苹果公司给出了天线问题的解决方法 —— 但是没有任何道歉。

结果是效果非常好,发布会之后整个事情的基调就变了,媒体都在讨论乔布斯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有人赞同有人不赞同,有人还列举了其他手机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乔布斯的最关键目标达到了:iPhone 4 不是一个残次品。没人再说 iPhone4 是个残次品了,iPhone 保住了高端手机的定位。

这也是占领制高点,手机问题已经出了,你分析出错原因、痛哭流涕地说我们错了,消费者只能认为苹果现在不行了。

乔布斯根本不在这个层面辩解,他向上走了一个层面,说了三句几乎是废话的话:“我们不是完美的人。手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我们总是尽我们所能让用户满意。”

这三句话谁都无法反驳(对手都不好来抹黑了,要不然就显得自己小心眼),而且还弘扬了苹果公司为用户服务的精神。

以大致胜,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遇见别人打感情牌说大道理,这时候咱们用一个更大的道理(天理人情)去反击大道理,往往能够起到奇效。

我身边就有一个人,老是说,你这样找不到女朋友(嫁不出去,同)。

一次就算了,不计较,这是一个妄人。

如果第二次,立马占领道德制高点,我是这样说:“某某,你这样说我,我会对你有点失望,就我个人而言,我这辈子的每一天都没有后悔过。以交女朋友(嫁掉)为最高目的的人生,我不觉得是值得追求的。”

很多时候 “都不容易” 能压倒 “服务好差”,“人都死了” 则能压倒 “不守法是不对的”,也是类似的效果。

这个时候的局面,就是反转了,天理人情高于大道理,爱情也是如此。

八大原谅:来都来了,都不容易,大过年的,人都死了,还是孩子,岁数大了,为了你好,习惯就好。

 


写作心得

我看别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作家,你就得每天写至少1000字。

这几天我之所以没有写总结,就是 —— 写不出来,这个方法我用不了。

我自己有独特的写作方法,我觉得写作本质上是思考的逻辑过程,如果你能把一个事情写清楚,往往需要非常清晰的思考。

很多时候,写作是要全部想清楚才一点点铺陈出去的。

其实不是,是需要把你的思绪慢慢地铺在一张纸上,让它们互相产生作用、联系。

每天需要读书2小时,积累素材,把脑子里的想法铺陈在纸上,这些想法之间自然会出现新东西。

■ 写作 = 积累素材 + 发现联系

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不过我每篇文章都是这样来的。

如果你需要发表出来,你还得有自己的原创洞察。

其实读书的时候,不仅会看一些哲学思考、经验总结的书,更关键的是学科原理、某个领域底层逻辑。

如博弈论,是理性人之间的博弈,会教你换位思考、全局思考、研究规则。

如人性,是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判断人性善与恶的变化,要以利益的大小来做参照。

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人性是本善的,只要产生利益,人性是自私的,如果利益足够大,人性是本恶的。

……

■ 写作 = 积累素材 + 发现联系 + 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