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邯郸3名初中生杀同学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过当地警方侦查,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有预谋的犯罪案件。为掩埋尸体,犯罪嫌疑人分两次在废弃大棚进行了挖掘。博威时代法律顾问认为,有预谋的杀人,是一种情节较为恶劣的犯罪,社会影响较坏,但犯罪嫌疑人均系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能否负刑事责任的关键在于该案能否经过最高检核准追诉,如通过,最高可能判无期徒刑。

 

博威时代:未成年人犯罪如何惩戒?如何预防?_法律

“就目前媒体报道来看,本案中的三名涉案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年龄已满12周岁未满14岁且心理素质极好,胆大、残忍,心智不亚于成年人。”博威时代法律顾问进一步解释,在《刑法修正案(十一)》之前,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这在业内被称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时期”。2020年12月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责任年龄从14岁降到12岁,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正是这一次立法调整,让本案的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了更大的被追诉可能。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经常见诸报端。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9.7万人,其中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约1万人,盗窃、强奸、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5类犯罪占比近7成。对于实施严重犯罪、性质恶劣、不思悔改的未成年人,依法惩治、该严则严,批准逮捕2.7万人、提起公诉3.9万人。对于犯罪较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当宽则宽,不批捕3.8万人,不起诉4万人。

 

此外,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问题于近日发表声明,强调对于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举旨在通过法律的严厉制裁,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趋势,同时突出预防和教育的重要性,以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声明中指出,年龄不应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挡箭牌”。对于实施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如果符合追诉条件,必须依法予以惩处。此举不仅是对受害者权益的维护,更是对整个社会公正与法治精神的捍卫。通过严厉的惩处,可以震慑潜在的犯罪者,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博威时代:未成年人犯罪如何惩戒?如何预防?_法律_02

然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惩处,更在于预防。最高人民检察院强调,家庭和学校应共同肩负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家庭不能失位、失责,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学校也不能缺位、错位,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并处理欺凌等不良行为。

 

“邯郸3名初中生杀同学案”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作为法律服务提供商博威时代整体分析了案情和各方问题。就3个犯罪嫌疑人来讲,系共同犯罪,具体的量刑还要考虑各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如果有参与程度较低或被认定为从犯的,则有被判处有期徒刑乃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能性,可能需要综合考虑证据和当事人及证人的供述情况做出判断。作为父母或监护人监管失职的,应承担民事上的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对于被害人家属来说,他们可以向肇事者及其监护人主张要求赔偿医药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等损失。

 

同时,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足以让社会各界发人深省,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及家长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博威时代法律顾问建议立法机关应该重视校园霸凌行为,因为校园霸凌有高度地转化为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应加以严惩,但再重的惩罚及追究刑事责任都不是目的,对未成年人加强法治教育并纠正不良行为和观念,让他们健康成长,将来为国家做贡献才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