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认知跨越_日常

 

今天是2018年1月2号,2018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跟往年一样,写下我的2017年度总结,不知不觉,这已经是第6篇了,写作也伴随我走过了第6个年头。

 

2017年度总结的主题是“认知跨越”,过去这一年,对我影响最大也是感受最深的就是认知能力,人本一样,区别人和人最根本的就是认知。获得认知和升级认知也是这一年自己思考最多的事情,选择“认知跨越”这个主题,就是想从自己过去这一年的一些经历来和你分享一下,我的认知和我的认知跨越。

 

先从数据角度回顾一下我的2017:

  • 公众号写作文章35篇;

  • 第二版新书待出版,累计20万字;

  • 累计看了6本书、1000篇左右的文章和报道;

  • 累计在得到上听了1161条新内容;

  • 负责2条产品线,累计迭代43次;

  • 主导了3次运营活动,达到平台数据峰值;

  • 带领了一支6人的产品设计团队;

  • 建立了一个50人的付费会员圈;

  • 足迹遍布7个城市;

  • 累计跑步852.86KM;

 

 

第一部分:写作和阅读

 

如果问我近年来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那一定是写作、看书和跑步。到2017年,这三件事情我已经坚持了6年,也学习了6年。

 

从最初写起东西来的生涩到慢慢上手再到能写出自己的第一本书;从最初只能一字一句的看书到能一目一行再到一目多行;从最初跑800米就喘到不行到跑5公里能应对自如再到跑10公里轻松搞定。这些变化持续了5年,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个出结果的过程。

 

2017年我又开始恢复了公众号的写作,与以往不同,今年的主题几乎都是和产品和职场相关的,自从去年公众号改名转型后,加上这几年的产品工作,让我的写作主题都是以产品为主。2017年里,总共写作了35篇文章,虽然不高产,但每一篇都是精心准备。

 

这35篇文章的主题来源都来自于工作和平时的洞察,例如《1289天,创业就是一场修行》完全来自于自己在创业公司一路过来的切身体会,《真的,别想不开当“产品经理”》是自己做了几年产品后的一种另外视角的认知体验,《你和高级产品经理之间,差的不只是经验》是观察工作中不同阶段的产品经理所表现出的状态有感而发。

 

除了写主题文章之外,2017年结束前,我的第二版新书《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成为全栈产品经理》也完成了写作和出版社审阅,目前正在印刷中,预计农历春节前就可以上市销售了。这本书是基于第一版的升级版,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同时也新增了很多内容,为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以及有志于成为全栈产品经理的同学们而写。

 

我的2017,认知跨越_日常_02

 

第二版耗时半年,新书累计20万字,每一个章节每一个主题都是来自于自己工作中的总结和对产品经理能力的系统化思考。写书让我有机会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一次完整的梳理,并且通过文字系统化的表达出来。一本书,是对自己的总结,也是对这个行业做出的一点点小贡献,能帮助到那么一些些人,心里会充满会心的微笑。

 

写作之外,阅读范围相比以前更广了,涉及产品、运营、设计、商业模式、行业动态、管理等。阅读的来源除了书本之外,互联网媒体是我主要阅读的阵地,看得比较多的是36氪,最为国内比较领先的互联网媒体,内容有一定的见解,报道角度和特约作者质量都比较高。粗略算了一下,每天平均阅读5篇,一年算200天,阅读的内容数量在1000篇左右。而阅读的时间一般都在早餐时间前后以及睡觉前后。

 

2017年看了6本书,分别是《启示录》、《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项目百态之软件项目管理面面观》、《创新者的窘境》。其中《启示录》是我第三次通篇看了,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这些书都给我带来了新的认知体验,这种新知会在不经意间去影响我的思考方式和决策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思维锻炼。

 

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这两项均衡才能让认知处于升级的状态,只看不写会理论化,只写不看会干瘪化,就像练武功需要心法和招式并行一样。

 

除了用眼睛阅读,2017年也开始用耳朵去“阅读”,2017年我使用最多的音频内容来源是得到,上面的知识内容涉猎广,虽然有快餐内容在,但还是给我输入了很多新的内容养料。2017年,得到上累计收听内容1161条。

 

写作和阅读带给我的认知跨越:

1、写作是思维跑步机,只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强大,思想的力量远超过语言的力量;

2、阅读是认知按摩器,每一次敲打和拿捏都是对原有体系的破坏,重塑是认知升级的前提;

3、“看懂”和“看破”的区别在于是否获得了额外认知,是洞察力的表现;

4、写作和阅读是投入,但它们带给你的回报会超出你的当前想象;

5、跑步练体,读写练心;

 

 

第二部分:产品和团队

 

2017年,产品仍然是我的工作关键词,只不过还需要添加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团队。这里的产品和团队对于我来说都具备多重意思,也对应着属于工作的认知跨越。

 

2017年,我开始真正负责产品线,年中之前负责一条社交产品线,从产品定位到设计到执行到运营全流程参与,年中开始又接手一条医疗产品线,一下子负责两条产品线,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重心和思考方式,带来了不一样的要求和挑战。

 

以前负责产品设计,只需要考虑需求、用户体验和产品实施,这些是对产品基础能力提出要求。负责产品线后,需要考虑的范围扩大到公司战略、业务、产品定位、运营实施和数据监测,这些是对产品高级能力提出要求。

 

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能,前两年我的关注点是“要怎么做”,而2017年对我来说,产品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为什么要这么做”,前者是工程思维和功能思维,后者是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这种认知来源于思考角度的切换和实战。

 

我比较重视“重复”的力量,我不是个高智商的人,也不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所以自从读书开始,很多事情我都是靠重复的力量让自己熟悉和掌握。每一次重复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认知升级。

 

2017年,负责两条产品线,总计迭代43次。主导了3次运营活动,分别达到了平台新增和活跃用户的数据峰值。

 

这一年另外一个不一样就是开始独立负责和带团队,一支6人的产品设计团队,包括我总计7人,职能涉及产品经理、UI/UE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虽然以前也带过团队,但这一次是真正从成本、职能、产出、结果的角度整体负责一个团队。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带团队就是定目标、盯过程、拿结果。

 

带团队让我对“人”有了更多的理解,或者说对人性有了更多的理解。团队由个体组成,个体的背景和性格都有各自特点,磨合成军考验的就是团队leader的能力。提出方向、定义目标、制定规则,好的团队一定是一个聚焦解决方案的队伍。问题很多,提出问题也很容易,我始终倡导如何解决,始终欣赏提出问题也能解决问题的人。

 

另一个感觉就是人的意识强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不管老板声情并茂说了多少次,也很难把每一个人的固有认识拉到同一个层面,这里面的沟通成本和障碍相信每一个带过团队的人都能了解。在带团队这条路上,我还是个小学生,还需要不断学习。

 

2017年,带着这个6人团队,负责2条产品线,上线两款产品,累计设计迭代43次,作为产品设计团队,目标和产出清晰,我们还在路上。

 

2017年,还弄了一款“个人产品”,蹭了一波知识付费的浪。开设了一个付费会员产品,以年费入圈的方式加入(199/年),我负责内容生产,向圈内朋友提供产品相关的多领域内容。开设三个月,到年底总共招募了50名会员,好评率超过95%。

 

这种形式让我自己产生了一种额外动力,为内容负责,为有价值的内容负责。在生产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加入了更多的个人理解,内容来源基本来自于工作实战以及会员提问。每一条内容都朝着精品方向去要求。既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会员同学们收到了他们真正需要的内容。

 

产品和团队带给我的认知跨越:

1、看到功能之外的价值,就从初级产品进入到了高级产品阶段;

2、创新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3、产品创造用户价值、服务商业价值;

4、“假如用户会...”只会产生一些少部分人使用的低频功能;

5、产品特性的增加要符合业务和用户发展节奏,不为未来设计,为下一步设计;

 

 

第三部分:生活和放空

 

2017年,足迹遍布过7个城市,北京、秦皇岛、天津、长沙、青岛、靖江、杭州,很遗憾,原本计划去日本走走的计划因为太忙而只能延期。思维和身体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只有不停前进,才能保持原地不动,只有不停加速前进,才能实现跨越。

 

2017年跑步累计里程852.86KM,这一年跑步比较多,跑步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还是会有朋友问我,跑步不无聊吗?我还是那个回答,你试试就知道啦!

 

这一年从跑步中体验到了之前不曾有过的感觉,就是速度。对比了一下2017年和往年的配速,每公里整体提升了近1分钟,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重复带来的改变。每一次跑步都在强化肌肉记忆,每一次跑步都在以很微小加速在突破着上一次。当我意识到这种变化,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我想,工作和生活乃至人生也是一样的。

 

2017年,再一次参加了斯巴达勇士赛,这一年分别参加了竞速赛和超级赛,尤其是超级赛让我印象深刻,12KM和20多个障碍,2个小时下来,是对体力和毅力的综合考验,也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征服的感觉,这是五月份的竞速赛。

 

我的2017,认知跨越_日常_03

 

这是十月份的超级赛。

 

我的2017,认知跨越_日常_04

 

这是连续三次参赛的奖牌,每一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的2017,认知跨越_日常_05

 

2017年的生活经历了很多波澜,命运总是不断开玩笑,既来之则受之。每一次的改变都是给自己一次新的机会,每一次新机会都会衍生出其他更多的机会。

 

喜欢上时不时放空自己,好处是让自己进入一种无我状态,放空后重新启动思维时可以让那些值得被思考的事情自动进入,这样的思考效率特别高。工作间隙、坐车途中、睡前发呆,都是我放空的时机和场景。放空,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启动。

 

生活和放空带给我的认知跨越:

1、当无法改变时,就接受,然后寻求新的改变;

2、跑步会折射人生道理,欲速不达、忙则乱、急则躁,控制取决于自己;

3、走出舒适区,是实现升级的触发器;

4、目标型思维创造行动,条件式思维形成障碍;

5、我们无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

 

 

期待2018

 

2018已经开始,这一年对我来说又会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希望学习、工作、生活都将产生一次新的跨越,待到2018年度总结时,再听我细细道来。

 

时间刚好,你我未老!

 

最后附图一张,在秦皇岛海边,日出,放空的我。

 

我的2017,认知跨越_日常_06

 

以上,就是我的2017年,15条认知,完成一年,完成跨越!

 

 

我的2017,认知跨越

1、写作是思维跑步机,只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强大,思想的力量远超过语言的力量;

2、阅读是认知按摩器,每一次敲打和拿捏都是对原有体系的破坏,重塑是认知升级的前提;

3、“看懂”和“看破”的区别在于是否获得了额外认知,是洞察力的表现;

4、写作和阅读是投入,但它们带给你的回报会超出你的当前想象;

5、跑步练体,读写练心;

6、看到功能之外的价值,就从初级产品进入到了高级产品阶段;

7、创新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8、产品创造用户价值、服务商业价值;

9、“假如用户会...”只会产生一些少部分人使用的低频功能;

10、产品特性的增加要符合业务和用户发展节奏,不为未来设计,为下一步设计;

 

11、当无法改变时,就接受,然后寻求新的改变;

12、跑步会折射人生道理,欲速不达、忙则乱、急则躁,控制取决于自己;

13、走出舒适区,是实现升级的触发器;

14、目标型思维创造行动,条件式思维形成障碍;

15、我们无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

 

------------------END------------------

 

 

我的2017,认知跨越_日常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