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官方宣布,将在 9 月 28 号停止服务和运营,这款上线超过 10 年的产品,即将寿终正寝。

 

网友开玩笑说,腾讯微博的消息上了新浪微博热搜。

 

腾讯微博停止服务,曾经用户超 3 亿,如今 10 年寿终正寝!_腾讯微博

 

现在进入腾讯微博,从产品界面设计上,也看到了满满的历史感。

 

因为年久失修,现在网页是刷新不出来内容的。也无法发布新微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其实从 2014 年开始,腾讯微博就没怎么更新了,很多其他产品分享到腾讯微博的接口也都陆续下线。

 

现在,也只剩下一个「首页」和「看视频」的入口,「看视频」入口直接链接到了腾讯视频。

 

腾讯微博停止服务,曾经用户超 3 亿,如今 10 年寿终正寝!_腾讯微博_02

 

看我当年用腾讯微博的头像,是不是有那么点非主流。

 

关注我公众号比较早的读者应该还记得,我公众号最早也用过这个头像。

 

当时很多人都玩 QQ 空间,在空间里发布「说说」也是可以同步到腾讯微博的。

 

但这种同步有点鸡肋,并没有让大家从空间移步到微博。

 

现在提起微博,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新浪微博。

 

但在 10 年前,传统门户网站们都推出过微博产品。比如网易微博、搜狐微博。

 

那时候的微博战争就好比如今的短视频之战,激烈。

 

后来,比腾讯微博早上线 8 个月的新浪微博胜出,其余各家悉数离场。

 

谁都没想到,最终胜利的不是擅长做社交的腾讯,而是从门户起家的新浪。

 

腾讯微博 2010 年 5 月开放邀请注册,借助自家流量的推广,很快积累了大量用户。

 

从 QQ 弹窗、QQ 邮箱以及其他自家各种产品中,都能看到腾讯微博的推广链接。

 

2011 年 11 月,腾讯微博用户超过 3.1 亿,DAU(日活)超过了 5000 万。

 

并且,腾讯微博也出现在腾讯财报里,要知道,出现在财报里的产品,都是公司战略级重点项目。

 

也是在 2011 年,腾讯还有一款产品上线,那就是微信。

 

微信的发展非常迅猛,用户数急剧上升,腾讯显然已经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从此开始高歌猛进。

 

看到势头的小马哥说了一句话:「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如果你看过张小龙在 2012 年做的那场 8 小时的内部分享 PPT,其中有很多思考都是围绕微博展开的。

 

腾讯微博停止服务,曾经用户超 3 亿,如今 10 年寿终正寝!_腾讯微博_03

 

因为那个时代的社交主战场,就是微博。

 

后来,微博战争结束,微信时代开始。

 

2012 年,我还住在北京海淀区知春路 52 号院里。

 

每到晚上,对面的西格玛大厦顶楼就会亮起几个大字「腾讯微博」,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离腾讯很近。

 

腾讯微博停止服务,曾经用户超 3 亿,如今 10 年寿终正寝!_腾讯微博_04

 

这栋楼也是颇有历史,之前是微软的办公大楼,后来腾讯买了下来,直到如今也是腾讯在北京的一个办公场地。

 

只不过,楼上的发光大字早已没了腾讯微博的身影,而是变成了腾讯视频。

 

换 logo 的那几天我印象比较深刻,晚上回家发现顶楼的亮字没了。没过几天,腾讯视频出现了。

 

腾讯微博停止服务,曾经用户超 3 亿,如今 10 年寿终正寝!_腾讯微博_05

 

或许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腾讯微博这款产品被战略性放弃了。

 

当时我有学长在腾讯微博工作,后来团队成员有的去了腾讯新闻,有的去了新项目,只留下了一部分做日常维护,产品停更。

 

去做新产品的人,后来加入了一个叫「微视」的新产品团队,主打视频社交。

 

后来的故事你们也知道了,微视一度被放弃,然后又被复活,直指抖音但又没能如愿。

 

在短视频战役里,小马哥没法再自信地说「因为有微视,所以,短视频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抖音和快手,在短视频战争里力压腾讯,如今的视频号胜算几何,还有待观察。

 

不过,取而代之基本是不可能的。

 

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有的长、有的短,很难说有一款产品能始终常青。

 

技术在升级、新产品层出不穷、用户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每一个变化,都会对产品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影响。

 

在我看来,腾讯微博的失败,并不是腾讯做产品的实力不行,而是对用户以及自身优势的判断失误。

 

都说腾讯做社交厉害,其实腾讯真正厉害的是做工具产品,聊天工具、社交工具、媒体工具,这是腾讯的强项。

 

腾讯微博停止服务,曾经用户超 3 亿,如今 10 年寿终正寝!_腾讯微博_06

 

但微博这种形态的产品,需要极强的运营能力,不是靠产品体验和设计取胜的。

 

新浪是做门户和媒体出身的,在话题运营和事件营销以及媒体资源上,有自己的优势。

 

借助微博这种广场形态的社交产品,让这种运营优势得以放大。

 

后来新浪微博定位为社交媒体,其实也是沿袭自身优势以及对于用户需求的理解。

 

去微博的用户,很多时候并不是去社交的,而是去看热闹的。

 

明星大 V 的引进,让普通用户有一个更近距离的方式窥探明星生活和日常。

 

各大机构和媒体的入住,让新浪微博成了热门事件发酵地。

 

评论区的网友们口诛笔伐或者唇枪舌剑,彼此隐藏在头像和昵称之下,让他们有了一个发泄和表达的出口。

 

新浪微博的产品演进,先是社交,这个和腾讯微博的定位是一样的。

 

之后是社交媒体,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二者有了明显的不同。

 

当时虽然很多明星也在腾讯微博开了号,但就是少了一些热闹的感觉,也没那么刺激。

 

腾讯微博更像是一个开放广场的朋友圈,用户自由往来,没有新鲜感。

 

而新浪微博也是一个开放广场,但那上面有明星表演,有人吆喝,有人拿喇叭喊话,有人撕逼互怼,满足了吃瓜群众的猎奇心理。

 

这一切的背后,都需要很强的内容运营、话题事件运营以及用户运营能力。

 

所以,腾讯微博不是输在产品,而是败在运营。

 

加之后来微信的出现,腾讯微博不再是王牌,微信的力量已经让腾讯进入一个新的价值网络,微博之战自然可以放弃。

 

到了微信时代,腾讯的优势得以发挥,以 IM 工具起家的微信,把产品体验做到了极致,后续功能的推出,也无一不是工具属性。

 

就算是媒体属性的公众号,也将运营交给别人做,自己只做工具和平台。

 

所以你看,今天公众号做的好的,本身运营能力都挺强,而微信要做的就是把公众号的工具产品属性发挥到极致。

 

需要强运营的产品,腾讯做得其实都不尽人意,比如腾讯一直想做的电商,就始终没做起来。

 

这不仅是公司基因决定的,也是团队、文化、组织机制和历史沉淀决定的。

 

产品的成败由很多因素构成,产品定位、对用户的理解、运营加持、时机、资本,包括运气。

 

过去 10 年,其实有很多本身做得不错,但最终离场的产品。

 

比如 Path,现在年轻人知道这款产品的可能不多,可当年刚发布时,也是惊艳世界。

 

作为一款私密社交产品,Path 在 2010 年就上线了,而微信朋友圈的上线是在两年后。

 

从产品形态上看,微信朋友圈的设计,显然就有 Path 的影子。

 

腾讯微博停止服务,曾经用户超 3 亿,如今 10 年寿终正寝!_腾讯微博_07

 

尤其是底部那个扇形菜单的设计,在当年可真是非常酷炫。

 

我很早就体验了这款产品,中间那个点击后展开的扇形菜单,我把玩了一个多小时。

 

现在看觉得挺平常,要知道,在那个交互设计贫乏的年代,这种新潮的设计还是挺抓眼球的。

 

为此,我自己还模仿开发过一个 Demo 并放到了 Github 上开源了。

 

但后来,Path 的命运不好,因为产品发展失利,以及商业化尝试的失败,2015 年被一家韩国公司收购,之后在 2018 年宣布停止服务。

 

作为私密社交产品的鼻祖,Path 失败了,但给后来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产品实践。

 

类似停止服务或下线的产品还有很多,比如开心网、网易相册、快播等。

 

尤其是快播,在当年网络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快播的播放技术创新,解决了在线播放的难题。

 

可是,一款好产品毁在了运营上,后来出的事你们也都知道了。

 

互联网就是一条不断流动的大河,这条河里会不断涌现新的小鱼小虾,有的能长大统帅一方,有的则随着河流消失在历史里。

 

做产品的乐趣就在于,能够从零开始参与它的成长和发展,并且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确定性问题,然后直奔成功的高峰。

 

虽然不是每一款产品都能跑出来,哪怕只是跑了一段,能创造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产品,就不枉来此一回。

 

流水的产品,更迭的用户。

 

做产品,就要做好一直在路上的准备。

 

因为,始终没有终点。

 

腾讯微博停止服务,曾经用户超 3 亿,如今 10 年寿终正寝!_腾讯微博_08

·················END·················

 

你好,我是唐韧!前非著名程序员,现不知名产品人。写过代码、做过产品、出过一本书,在创业公司厮杀过,也在大厂服役过,如今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用产品视角观察世界,用产品思维解决难题,在这里记录自己想表达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