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f

#查看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第一列文件系统中tmpfs结尾的都是临时的文件系统,文件单位默认为kb

df -h

自动适应文件大小的单位 free 可以查看swap的使用情况

df -i

查看各个分区inode的使用情况 有的时候明明磁盘的内存还有剩余,但是却无法写入新文件,这时候就可能是inode用完了。

二、du

查看文件大小

du -sh

自动适应单位显示文件或文件夹大小

du不加后缀的时候和du -l 一样,显示文件夹下文件的大小

du -lh

自动适应单位显示文件夹下文件的大小

三、磁盘分区

#首先为我们的linux系统增加一块硬盘, 在虚拟机设置中为linux增加新的硬盘,一路默认即可,最后大小随意,默认20G,我这里选择10G; linux服务器系统是支持热拔插移动设备的,由于我们使用的虚拟机,无法识别,需要先重启下虚拟机

fdisk -l

列出linux 的磁盘信息 可以看到有两个磁盘,一个/dev/sda,一个/dev/sdb

fdisk /dev/sdb

为新加的磁盘 /dev/sdb分区 输入m获取帮助,可以看到每一个命令的具体意义

n

是创建一个新的分区 下面会让选择p或者e,p就是windows中的主分区,e是扩展分区,主分区最多有四个,而且主分区数量+扩展分区数量不可以大于4, 这里我们选择p建立主分区 分区号默认1 起始扇区默认2048就可以啦,last 扇区 +2G 就是将分区一的大小设置为2G;

p

查看硬盘的分区数量与大小 接下来同样的方法继续创建三个分区,这时候如果继续创建新分区就会报错 必须要先删除一个分区,才可以创建新的分区 输入d删除分区 这里我们删除了分区4, 继续创建新分区,这次选择e扩展分区 如果中途输错了命令,这时候无法用删除键删除 ctrl +u 即可清空 BLOCKS是分区的大小,system是分区的类型,主分区和逻辑分区都是linux,扩展分区是extended 我们继续增加新的分区 这时候会提示主分区数量满了,可以添加逻辑分区 我们添加两个逻辑分区 删除1分区 会发现sdb1没有了, 删除5分区 sdb5还在,但是会发现此时的sdb5实际是之前的sdb6; **主分区的分区号可以为空,而逻辑分区的分区号必须连续; **分区之后输入w可以保存分区,q则不保存操作直接退出 这时候再次fdisk /dev/sdb 会发现一个分区也没有 我们首先建立一个扩展分区,然后继续创建新分区, 这时候会提示是需要创建主分区还是逻辑分区,主分区可以创建3个,逻辑分区的分区号从5开始,因为前四个是留给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我们创建一个主分区,分区号指定3,然后再创建一个逻辑分区 查看分区情况 会发现sdb2为空,逻辑分区以sdb5开始 。

**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的联系与区别 ** 基本概念

  • 硬盘分区有三种,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主分区至少有1个,最多4个,扩展分区可以没有,最多1个。且主分区+扩展分区总共不能超过4个。逻辑分区可以有若干个。
  • 在windows下激活的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他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正常分的话就是C区。 在linux下主分区和逻辑分区都可以用来放系统,引导os开机,grub会兼容windows系统开机启动。 分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扩展分区,也可以不全分,那剩的部分就浪费了。 但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他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 在linux中第一块硬盘分区为hda分区,主分区编号为hda1-4,逻辑分区从5开始。 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 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
  • 主分区也可成为“引导分区”,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这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所以C盘永远都是排在所有磁盘分区的第一的位置上。 MBR(主引导记录)的分区表(主分区表)只能存放4个分区,如果要分更多的分区的话就要一个扩展分区表(EBR),扩展分区表放在一个系统ID为0x05的主分区上,这个主分区就是扩展分区,扩展分区能可以分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都是个逻辑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