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荟萃NO.1

  • 各种网络
  • 三种交换
  • 计算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功能)
  • 分层结构
  • 分层结构例子


各种网络

广域网 WAN :跨越国家,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交换技术)
城域网 MAN :城市
局域网 LAN:较小的范围(广播)
个人区域网 PAN :范围很小

三种交换

电路交换
优点
通信时延小,有序传输,没有冲突,实时性强
缺点:建立连接时间长,线路独占,利用率很低,不灵活,无差错控制能力
长线路就选它

报文交换
优点
不需建立连接,存储转发,动态分配线路,线路可靠性高,线路利用率高,多目标服务
缺点
存储转发时延,报文大小不定,缓存空间大

分组交换
优点:不需建立连接,存储转发,动态分配线路,线路可靠性高,线路利用率高,存储管理更容易
缺点:存储转发时延,额外信息量,分组排序重组

计算

速率: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发送端到接收端
b/s,kb/s,Mb/s,Gb/s,Tb/s(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网络协议
存储容量的单位:(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网络_02)
1B=8bit
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数据_03

带宽: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入口发送端最高能发送的数据率(理想状态)
b/s,kb/s,Mb/s,Gb/s,Tb/s(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网络协议

吞吐量:在单位时间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实际)
单位:千比每秒:kb/s(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数据_05)以此+3

时延: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总时延 = 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传播速率

字节单位: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网络协议_06
k=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网络_02,M=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网络_08,G=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网络通信_09,T=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数据_10
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数据_11
例题:100MB数据块,带宽=1Mbit/s的信道连续发送,求发送时延
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网络协议_12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可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而不是传播速率,所以高速链路上传输不快,是发送快

时延带宽积: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b/s*s=b(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bit,容量)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 × 带宽

往返时间(RTT)
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不包含发送速率

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网络通信_13
利用率多长时间有数据的:
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跨国 系统 架构设计 跨国网络结构优缺点_网络通信_14
D0 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
D 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
U 是网络的利用率,数值在 0 到 1 之间
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功能)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分层结构

实体:特定的软件模块,活动元素
协议(水平)
定义: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约定
作用:明确规定所交换的数据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三个组成要素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功能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接口: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服务:下层为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
SDU服务数据单元: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传送的数据
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SDU+PCI=PDU
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作为下一层的SDU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分层结构例子

7层OSI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OSI)
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加了会话层和表示层,物联网淑惠试用。。。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4层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