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eb开发领域一般会将架构分为三个部分:表示层、持久层、业务层,之所以将整体架构分为三个层面,主要目的是让整个系统更具有条理性,通过分配任务的方式进行系统的解耦,让每一层只关心自己内部的事情,只知道下层的存在,不知道上层的存在。达到局部改变而不影响全局的目的,就比如餐馆中有服务员、厨师、收银员一样,各司其职,让系统有条不紊的运行下去。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三层架构:

1.表示层

表示层其实就是用户能够看到的界面显示层,但是它的职责并不仅仅是显示界面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完成三件事情:

从界面中取得数据跟后台服务器交互

跟后台交互后进行数据绑定

将绑定的数据呈现在页面中

一般来说,这一层的设计会采用MVC的模式,M称为模型也就是实体类,用于数据的封装和数据的传输;V为视图也就是页面组件,用于数据的展示;C为控制也就是流程事件,用于流程的控制。

2.业务层

这一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一些具体问题的操作,因为它是表示层和持久层之间沟通的桥梁,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递和处理。

在日常的代码开发中一般对应着逻辑Service层,对于一些复杂的逻辑判断和涉及到数据库的数据验证都需要在这一层做出处理,同时根据传入的值返回用户想得到的值,或者处理相关的操作。

3.持久层

也称为数据访问层,顾名思义,这一层其实就是跟数据库直接打交道的层面,通过连接数据库,根据传入的值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