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一种高级key-value数据库。它跟memcached类似,不过数据可以持久化,而且支持的数据类型很丰富。有字符串,链表,集 合和有序集合。支持在服务器端计算集合的并,交和补集(difference)等,还支持多种排序功能。所以Redis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数据结构服务器。

Redis的所有数据都是保存在内存中,然后不定期的通过异步方式保存到磁盘上(这称为“半持久化模式”);也可以把每一次数据变化都写入到一个append only file(aof)里面(这称为“全持久化模式”)。

由于Redis的数据都存放在内存中,如果没有配置持久化,redis重启后数据就全丢失了,于是需要开启redis的持久化功能,将数据保存到磁盘上,当redis重启后,可以从磁盘中恢复数据。

redis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持久化,一种是RDB持久化(原理是将Reids在内存中的数据库记录定时dump到磁盘上的RDB持久化),另外一种是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原理是将Reids的操作日志以追加的方式写入文件)。那么这两种持久化方式有什么区别呢,该如何选择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RDB和AOF的区别和应用场景。

Redis有两种持久化的方案,RDB(Redis DataBase)和 AOF(Append Only File)。两种方式都能使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持久化保存。

RDB持久化:RDB是在某个时间点将数据写入一个临时文件,持久化结束后,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的文件,达到数据恢复。

1.save命令:阻塞当前redis服务器,直到RDB过程完成为止,如果redis数据较多,可能造成redis进程的长时间阻塞。

2.bgsave: redis执行fork创建子进程,RDB持久化过程由这个子进程负责,完成之后结束。

①执行bgsave命令,Redis父进程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正在执行的子进程,如RDB/AOF子进程,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

②父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fork一个子进程会阻塞父进程。

③父进程fork完成之后,bgsave命令返回一个信息给父进程,这个时候父进程并不会阻塞。

④子进程创建RDB文件,根据父进程内存生成临时快照,完成之后对原有的文件进行原子替换。

⑤子进程发送信号给父进程表示完成,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

AOF持久化:Append-only file,将“操作 + 数据”以格式化指令的方式追加到操作日志文件的尾部,在append操作返回后(已经写入到文件或者即将写入),才进行实际的数据变更,“日志文件”保存了历史所有的操作过程;当server需要数据恢复时,可以直接replay此日志文件,即可还原所有的操作过程。AOF相对可靠,它和mysql中bin.log、apache.log、zookeeper中txn-log简直异曲同工。AOF文件内容是字符串,非常容易阅读和解析。

1、always:每一条aof记录都立即同步到文件,这是最安全的方式,也以为更多的磁盘操作和阻塞延迟,IO开支较大。

2、everysec:每秒同步一次,性能和安全都比较中庸的方式,也是redis推荐的方式。如果遇到物理服务器故障,有可能导致最近一秒内aof记录丢失(可能为部分丢失)。

3、no:redis并不直接调用文件同步,而是交给操作系统来处理,操作系统可以根据buffer填充情况/通道空闲时间等择机触发同步;这是一种普通的文件操作方式。性能较好,在物理服务器故障时,数据丢失量会因OS配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