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机制分类

在TCP协议当中窗口机制分为两种:

1.固定的窗口大小

2.滑动窗口

固定窗口存在的问题

我们假设这个固定窗口的大小为1,也就是每次只能发送一个数据,只有接收方对这个数据进行了确认后才能发送第二个数据。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发送方每发送一个数据接收方就要给发送方一个ACK对这个数据进行确认。只有接收了这个确认数据以后发送方才能传输下个数据




滑移窗口 聚类算法_滑移窗口 聚类算法


存在的问题:

如果窗口过小,当传输比较大的数据的时候需要不停的对数据进行确认,这个时候就会造成很大的延迟

如果窗口过大,我们假设发送方一次发送100个数据,但接收方只能处理50个数据,这样每次都只对这50个数据进行确认。发送方下一次还是发送100个数据,但接受方还是只能处理50个数据。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数据来拥塞我们的链路。

因此,我们引入了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以字节为单位)

概述

滑动窗口通俗来讲就是一种流量控制技术

本质上是描述接收方的TCP数据报缓冲区大小的数据,发送方根据这个数据来计算自己最多能发送多长的数据,如果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窗口大小为0的TCP数据报,那么发送方将停止发送数据,等到接收方发送窗口大小不为0的数据报的到来

工作原理

发送方的发送缓存内的数据都可以被分为4类:

1. 已发送,已收到ACK

2. 已发送,未收到ACK

3. 未发送,但允许发送

4. 未发送,但不允许发送

其中类型2和3都属于发送窗口

接收方的缓存数据分为3类:

1. 已接收

2. 未接收但准备接收

3. 未接收而且不准备接收

其中类型2属于接收窗口


滑移窗口 聚类算法_tcp滑动窗口_02


窗口大小代表了设备一次能从对端处理多少数据,之后再传给应用层。缓存传给应用层的数据不能是乱序的,窗口机制保证了这一点。现实中,应用层可能无法立刻从缓存中读取数据

滑动机制

1.发送窗口只有收到发送窗口内字节的ACK确认,才会移动发送窗口的左边界

2.接收窗口只有在前面所有的段都确认的情况下才会移动左边界。当在前面还有字节未接收但收 到后面字节的情况下,窗口不会移动,并不对后续字节确认。以此确保对端会对这些数据重传

3.遵循快速重传、累计确认、选择确认等规则

4.发送方发的window size = 8192;就是接收端最多发送8192字节,这个8192一般就是发送方接收缓存的大小

发送窗口与接收窗口关系

TCP是双工的协议,会话的双方都可以同时接收、发送数据。TCP会话的双方都各自维护一个“发送窗口”和一个“接收窗口”。其中各自的“接收窗口”大小取决于应用、系统、硬件的限制(TCP传输速率不能大于应用的数据处理速率)。各自的“发送窗口”则要求取决于对端通告的“接收窗口”,要求相同。


滑移窗口 聚类算法_滑移窗口 聚类算法_03


滑动窗口实现面向流的可靠性

最基本的传输可靠性来源于“确认重传”机制 TCP的滑动窗口的可靠性也是建立在“确认重传”基础上的

发送窗口只有收到对端对于本段发送窗口内字节的ACK确认,才会移动发送窗口的左边界

接收窗口只有在前面所有的段都确认的情况下才会移动左边界。当在前面还有字节未接收但收到后面字节的情况下,窗口不会移动,并不对后续字节确认。以此确保对端会对这些数据重传

滑动窗口的流控特性

TCP的滑动窗口是动态的,我们可以想象成小学常见的一个数学题,一个水池,体积V,每小时进水量V1,出水量V2。当水池满了就不允许再注入了,如果有个液压系统控制水池大小,那么就可以控制水的注入速率和量。这样的水池就类似TCP的窗口。应用根据自身的处理能力变化,通过本端TCP接收窗口大小控制来对对端的发送窗口流量限制

应用程序在需要(如内存不足)时,通过API通知TCP协议栈缩小TCP的接收窗口。然后TCP协议栈在下个段发送时包含新的窗口大小通知给对端,对端按通知的窗口来改变发送窗口,以此达到减缓发送速率的目的

滑动窗口动态调整

主要是根据接收端的接收情况,动态去调整Window Size,然后来控制发送端的数据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