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布线管理系统的目标 在算机的参与下,使结构化布线系统可实施、可管理、可跟踪,可控制。以降低管理成本,缩短故障定位,排错时间。
2.智能布线管理系统的结构
智能管理系统分为管理中心、现场区域和通信网络三部分。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登录管理中心,实施管理工作。
管理中心分为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为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运行在管理计算机上,软件部分为操作系统和布线管理软件,软件架构可以采用C/S或B/S模式。
现场区域分为监控软件、采集设备和接口设备三大部分。监控软件运行在现场信息采集设备中,采集设备一般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或更加低级的方式;接口设备完成管理系统和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耦合。
管理软件和监控软件以硬件为支撑,通过通信网络交换信息。
根据布线管理系统和结构化布线系统耦合程度的强弱,可以将其分为独立管理系统和交叉管理系统两种模式,如下图所示:
独立管理系统
交叉管理系统
3.智能布线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由结构化布线管理软件体现,它应该能够实现下列基本模块。
1)配置管理模块
对于描述系统基本配置的系统图,点表,点位图,跳线表,标签进行管理。
作为加强功能,配置管理模块还可以对上层防火墙、路由、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进行管理。配置管理模块需要管理所有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原始数据,为其它模块提供准确的信息。
2)快速排障模块
快速排障模块针对突发事故进行管理,目的就是在出现事故时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的正常运作,避免其造成业务中断,以确保最佳的服务可用性级别。快速排障模块强调“尽快恢复服务”,为此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包括一些临时性的措施;另外,事故不仅指引起服务中断的事件,还包括引起服务质量下降的事件。布线管理系统要有能力追踪每个工作区点位的逻辑信息。
3)问题管理模块
快速排障模块和问题管理的目标是相同的,但问题管理强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让事故不再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也有很好的应对措施。通过对快速排障的结果进行跟踪,确保临时性的措施得到彻底的解决。
4)变更管理模块
变更是指对结构化布线系统进行增加、修改或移除。管理系统要实时地对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变更进行监视和记录。
所有的变更都要符合工作流程,对于不符合工作流程的操作,要提出警示。
作为加强功能,布线管理系统还可以加入对上层硬件、网络设备进行变更管理。
5)发布管理
作为布线系统的最终使用者,用户有权知道工作区的可用性。发布是指一组经过测试后,可以使用的配置项,如工作区信息模块的分工。
6 )费用管理模块
为了保证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够外包,必须引入这个模块。针对于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和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必须能够给出相应的费用。
7)可用性管理模块
可用性管理是一个前瞻性的管理功能。主要是针对永久链路的测试报告、永久链路现状的管理,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8) 能力管理模块
能力管理是指在成本和业务需求的双重约束下,通过配置合理的拓扑结构,使布线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服务。
9 )用户接口模块
保证用户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提供故障投诉,启动相应模块。
10) 安全模块
对非法变更,前端设备缺失进行管理。
11)服务报告
针对用户要求,提供反应上述各个模块运行结果的报表。
4.智能布线管理与IT服务管理的结合
ISO/IEC20000是一个关于IT服务管理体系的要求的国际标准,它帮助识别和管理IT服务的关键过程,保证提供有效的IT服务满足客户和业务的需求。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IT服务管理的最底层对象,要为IT服务管理提供最基础的信息。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必将会和IT服务管理系统融合,为客户提供全套的IT系统规划、采购、实施、运维、咨询、培训的整体服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智能布线管理系统还应该增加如下模块,系统规划设计模块、
采购管理模块、工程管理模块、知识库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