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测试,除了基础功能测试测试方法外,需要额外关注以下方面:   兼容性测试 流量测试 电量测试 弱网络测试 稳定性测试 安全测试 环境相关测试 apk性能测试 

测试范围就是移动端的软件 公司内部一般选择的是真机测试/云测试
如果应用程序在安卓上进行测试 bug的数量居多
如果应用程序在ios上测试 bug的数量少很多

移动端的测试内容有:
1.应用程序的功能测试
测试的时间: 移动端的开发结束后
测试的依据: 需求文档和ui设计效果图
测试的内容: 测试页面,测试程序的功能的实现
2.安装和卸载的测试
应用程序安装后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行 以及在安装的过程中是否有问题
是否能够取消安装,取消后,安装未完成的文件是否清理
卸载手机后文件是否删除所有对应的文件(log日志,历史记录 文件 安装目录)
在不同的应用商店 小米市场 安卓市场 应用宝等
3.软件的升级测试
是否拥有更新提醒,
是否强制升级以及用户是否可以取消升级
软件升级后是否重启手机,以及强制关机
a:在升级的时候是否考虑手机电量的充足
b:在升级的时候是否考虑下载升级包方式
是否默认升级(不建议)
4.权限问题测试
是否用户提醒和同意使用该权限
6.0以后都是需要申请权限
5.消息推送机制
a:是否在锁屏的情况下继续推送
b: 推送是否用户同意 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
c:推送成功后,用户是否可以精准的打开链接
6.前后的切换的功能
app在前后台一个正常切换,小窗口的模式
双系统的切换
当异常情况下考虑
有数据交互的情况下
7.兼容性测试
8.网络测试
考虑到同一个运营商
2G 3G 4G 5G weifi 弱网测试 无网络的时候
9.monkey测试压力测试

 

移动端的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的指标
  1、内存
  2、CPU
  3、流量
  4、电量
  5、启动速度
  6、滑动速度、界面切换速度
  7、与服务器交互的网络速度

性能测试在软件的质量保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的测试内容丰富多样。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将性能测试概括为三个方面:应用在客户端性能的测试、应用在网络上性能的测试和应用在服务器端性能的测试。通常情况下,三方面有效、合理的结合,可以达到对系统性能全面的分析和瓶颈的预测。通过性能测试工具得到测试对象的各项性能指标,将各项性能指标与行业中的标准值或者竞品值去做对比,以得到一个综合的结论与优化改进的方案。下面将以典型APP为例对客户端性能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包体大小

包体大小能被列为性能指标,是从APP性能指标及运营两个维度考虑的,用户是更希望包体小的同时性能要好,有时它们会是一个互相取舍的关系。

启动时长

移动应用的启动时间是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方面,IOS一直建议尽可能的缩短启动时间,防止用户不愿意使用它们。对于浏览器而言,由于程序启动时还会有教育页和闪屏的下发,因此启动时间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

启动时间分为冷启动时间和热启动时间,所谓的“冷启动”,就是一个完全没有运行的应用的启动时间,与热启动(应用已经在后台运行,某个事件将其带至前台)相比,由于此时系统尚未建立缓存,因此冷启动往往要较平时(热启动)耗费更长的时间。

内存使用

在Android系统中,每个APP进程除了同其他进程共享(shared dirty)外,还独用私有内存(private dirty),通常我们使用PSS(=私有内存+比例分配共享内存)来衡量一个APP的内存开销。移动设备的内存资源是非常有限,为每个APP进程分配的私有内存也是有限制。一方面我们要合理的申请内存使用,以免导致频繁的GC(垃圾回收机制)影响性能和大对象申请发生内存溢出;另一方面,我们要及时释放内存,以免发生内存泄漏。

CPU占用率

一般情况下,用主流手机使用APP20%-40%的CPU占用率算是合理的,当然这个数值随着近年来手机硬件配置的提高,会略微下降,如果CPU占用率超过80%就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了。

图片处理器每秒刷新的帧数(FPS)

可用来指示页面是否平滑的渲染。手机APP帧率FPS,30-60都可接受,上了60对于人眼主观感受差别就不大了。对于移动应用开发而言,并不是FPS越高就一定越好,FPS取决于显卡,其次是内存、CPU,然后是网络。故综合APP其他性能指标,选择一个适合的FPS即可。

电量

相对于PC来说,移动设备的电池电量是非常有限的,保持持久的续航能力尤为重要。另外,android的很多特性都比较耗电(如屏幕,GPS,sensor传感器,唤醒机制,CPU,连网等的使用),我们必须要慎重检查APP的电量使用,以免导致用户手机耗电发热,带来不良体验。

流量

目前的网络类型包含2G\3G\4G\wifi,其中还有不同运营商的区分,我们在APP的使用中经常遇到大资源,重复请求,调用响应慢,调用失败等各种情况。在不同的网络类型之下,我们不仅要控制流量使用,还需要加快请求的响应。另外,对于需要联网的手游来说,部分游戏对不同联网方式的网络类型采用了不同的流量消耗策略,主要分为wifi环境和蜂窝网络环境。所以针对不同的游戏,我们统计流量消耗时,可能要连接不同的网络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