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写结论:
RPC主要用于公司内部的服务调用,性能消耗低,传输效率高,服务治理方便。
HTTP主要用于对外的异构环境,浏览器接口调用,APP接口调用,第三方接口调用等。
远程调用 Dubbo 与 Feign 的区别(引用)
一、相同点
Dubbo 与 Feign 都依赖注册中心、负载均衡。
二、区别
1、协议
Dubbo:
- 支持多传输协议(Dubbo、Rmi、http、redis等等),可以根据业务场景选择最佳的方式。非常灵活。
- 默认的Dubbo协议:利用
Netty
,TCP
传输,单一、异步、长连接
,适合数据量小、高并发和服务提供者远远少于消费者的场景。
Feign:
基于Http
传输协议,短连接
,不适合高并发的访问。
2、负载均衡
Dubbo:
- 支持4种算法(随机、轮询、活跃度、Hash一致性),而且算法里面引入权重的概念。
- 配置的形式不仅支持代码配置,还支持Dubbo控制台灵活动态配置。
- 负载均衡的算法可以精准到某个服务接口的某个方法。
Feign:
- 只支持N种策略:轮询、随机、ResponseTime加权。
- 负载均衡算法是Client级别的。
3、容错策略
Dubbo:
支持多种容错策略:failover、failfast、brodecast、forking等,也引入了retry次数、timeout等配置参数。
Feign:
利用熔断机制来实现容错的,处理的方式不一样。
Spring Cloud 为什么需要RPC(引用https://www.geekdigging.com/2019/09/17/3112135178/的1.4)
在Spring Cloud构建的微服务系统中,大多数的开发者使用都是官方提供的Feign组件来进行内部服务通信,这种声明式的HTTP客户端使用起来非常的简洁、方便、优雅,但是有一点,在使用Feign消费服务的时候,相比较Dubbo这种RPC框架而言,性能堪忧。
虽说在微服务架构中,会讲按照业务划分的微服务独立部署,并且运行在各自的进程中。微服务之间的通信更加倾向于使用HTTP这种简答的通信机制,大多数情况都会使用REST API。这种通信方式非常的简洁高效,并且和开发平台、语言无关,但是通常情况下,HTTP并不会开启KeepAlive功能,即当前连接为短连接,短连接的缺点是每次请求都需要建立TCP连接,这使得其效率变的相当低下。
对外部提供REST API服务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内部调用也是使用HTTP调用方式,就会显得显得性能低下,Spring Cloud默认使用的Feign组件进行内部服务调用就是使用的HTTP协议进行调用,这时,我们如果内部服务使用RPC调用,对外使用REST API,将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恰巧,Dubbo Spring Cloud给了我们这种选择的实现方式。
HTTP和RPC的优缺点(引用http://www.ccutu.com/244407.html的2)
传输协议
RPC:可以基于TCP协议,也可以基于HTTP协议
HTTP:基于HTTP协议
传输效率
RPC:使用自定义的TCP协议,可以让请求报文体积更小,或者使用HTTP2协议,也可以很好的减少报文的体积,提高传输效率
HTTP:如果是基于HTTP1.1的协议,请求中会包含很多无用的内容,如果是基于HTTP2.0,那么简单的封装以下是可以作为一个RPC来使用的,这时标准RPC框架更多的是服务治理
性能消耗
RPC:可以基于thrift实现高效的二进制传输
HTTP:大部分是通过json来实现的,字节大小和序列化耗时都比thrift要更消耗性能
负载均衡
RPC:基本都自带了负载均衡策略
HTTP:需要配置Nginx,HAProxy来实现
服务治理
RPC:能做到自动通知,不影响上游
HTTP:需要事先通知,修改Nginx/HAProxy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