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中经常用到缓存,在SSh框架中也会用到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到底缓存是怎么实现的呢?
简单讲就是,如果某些资源或者数据会被频繁的使用,而这些资源或数据存储在系统外部,比如数据库、硬盘文件等,那么每次操作这些数据的时候都从数据库或者硬盘上去获取,速度会很慢,会造成性能问题。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把这些数据缓存到内存里面,每次操作的时候,先到内存里面找,看有没有这些数据,如果有,那么就直接使用,如果没有那么就获取它,并设置到缓存中,下一次访问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获取了。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当然,缓存是一种典型的空间换时间的方案。
在Java中最常见的一种实现缓存的方式就是使用Map, 基本的步骤是:
• 先到缓存里面查找,看看是否存在需要使用的数据
• 如果没有找到,那么就创建一个满足要求的数据,然后把这个数据设置回到缓存中,以备下次使用
• 如果找到了相应的数据,或者是创建了相应的数据,那就直接使用这个数据。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JavaCache {
/**
* 缓存数据的容器
*/
private Map<String, Object> map =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
public Object getValue(String key) {
// 先从缓存里面取值
Object obj = map.get(key);
// 判断缓存里面是否有值
if (obj == null) {
// 如果没有,那么就去获取相应的数据,比如读取数据库或者文件
obj = key + ",value";
// 把获取的值设置回到缓存里面
map.put(key, obj);
}
// 如果有值了,就直接返回使用
return obj;
}
}
这个好像很不安全吧,我们的缓存文件经常被访问的啦~不止一个线程使用吧!读写锁操作最好~使用对象锁synchronized!不是太好,每次都只有获得当前对象的实例锁才可以进行访问。况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读取数字~读的操作好像频繁~
class JavaCache{
private Map<String,Object> cache = new HashMap<String,Object>();
public synchronized Object getObject(String key){
//加上锁是为了避免多个线程在得到的value都为null时,都同时去访问数据库
Object value=cache.get(key);
if(value==null){
value="aaaaa";//其实是从数据库中得到相关的记录
cache.put(key, value);
}
return value;
}
}
读写锁实习缓存~get!刚刚看视频看到了!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adWrite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ReadWriteLock;
public class JavaCacheSystem {
private Map<String, Object> cache = new HashMap<String,Object>();
private ReadWriteLock rwl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public Object getData(String key){
//先从缓存中去取数据,先加上读锁
rwl.readLock().lock();
Object obj = null;
try{
obj = cache.get(key);
if(obj == null){
//先解除读锁,在上写锁(必须先解除读锁才能成功上写锁)
rwl.readLock().unlock();
rwl.writeLock().lock();
//去数据库取数据,再判断一次是否为null,因为有可能多个线程获得写锁
try{
if(obj == null){
obj = new String("Chahe");
}
}finally{
//先上读锁,然后再解除写锁(这样可以成功完成,在解除写锁前获得读锁,写锁被降级-
rwl.readLock().lock();
rwl.writeLock().unlock();//解除写锁,读锁仍然持有
}
}
}finally{
rwl.readLock().unlock();
}
return ob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