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背景

对外接口标准化、对内标准化、屏蔽算法实现、统一的访问模式,可枚举的返回类型…,这些词是经常见到的,但是在日常开发中,往往对其作用感受很少,但是这确实是有意义的,因为各个大厂都在努力做这种内部产品,比如对数据库的访问,屏蔽各种数据库的差异,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阿里是有这种统一的内部产品的。

最佳实践与总结

有一些感悟是偏感觉的,文笔有限,很难写出来,就列举几个,最佳实践吧。

controller-service-dao/mapper

这是java的web后端的经典三层的写法,在刚开始的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意识到这种写法的好处,只知道这是一种规范。现在,从本文这个话题,可以分析出它的一个作用,那就是屏蔽实现,controller只跟service通讯,引用时还是注入的接口,一旦换了service层的调用,只需要注入不同的service即可,不需要对前端,以及controller进行任何的修改。同理,service与mapper层的关联也是一样的,如果换了数据库的实现,只需要重新开发一套遵循标准接口的新的实现,就能在service层进行新的注入,其他的程序就无需修改。这就是屏蔽实现具体实现,用接口进行标准化通讯的好处,接口,定义的就是标准

统一web接口

@Data
@AllArgsConstructor
@No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CommonResult<T> {


private int code; // 0 代表正常 1之后的数字代表错误类型
private String message; // 短提示
private boolean isSuccess; //server处理是否正常
private T data; //分析结果


}

这是在项目中使用的一个统一的web返回值,code代表异常的编号,0代表征程,message代表短提示,是直接给用户能弹框提示的。isSuccess代表的是服务端的是否出现了异常,T代表的是业务数据。 这种设计把所有的接口全部都标准化了,不管是异常还是正常,都可以被返回,被有效的枚举。

内部通讯标准化

做这种设计,需要先审视你的业务,是不是存在可以抽象出的层,层与层之间的接口要标准化,可枚举,不定制。例如,程序的输入是各种协议,各种接口,但是实际上可能也就是文本数据与图片数据,可以做一个预处理层,最终预处理层的输出是有限的就是这两种形式,但是可以兼容各种发送的数据、协议等,将之标准化为后续业务需求的标准化的对象。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屏蔽具体实现,后端的业务不需要理解前端的数据对接的实现,只需要接口标准化即可。这也是做框架的一个技巧。
关于这部分内容,感悟为主,真正能写出来的很少,就先写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