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感从哪儿冒出来的?

那会儿工作特别忙,有时真想找个地方,把那些烦心事都“扔一扔”。突然蹦出一个脑洞:要不要做个扔到“洗衣机”里能泡泡消失的交互?写下烦恼、拖进去、一转一响,让它咕噜一声“洗干净”——能不能给人一点小小安慰?

就这样,一个脑海里的“清理烦恼小助手”雏形出现了。

二、说出想法,CodeBuddy 火速上手

我没有自己查文档琢磨,而是一上来就对 CodeBuddy 说:“我想用 UniApp 做个拖拽体验,把卡片丢进洗衣机清洗,要求有拖拽反馈、背景泡泡动效、咕噜音效和洗衣机动画。”

结果比我想象的还顺利。CodeBuddy 一听就给我整理出整个思路:页面分区怎么排、组件怎么拆、动效要怎么做,还给配色和视觉风格提了建议。整个流程干净利落,省了我不少摸索时间。

三、先搞个渐变+泡泡,先有视觉感

项目第一步,先弄个从淡绿到湖蓝的渐变背景: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right, #B3FFAB, #12FFF7);

然后用 <canvas> 撸了个泡泡动画,泡泡慢慢往上漂,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 控制,消散得自然。那一刻,画面一下就有了治愈氛围。

清理烦恼小助手:用 UniApp 做个解压神器!_开发语言

四、烦恼卡片:输入、生成、拖拽,一把到位

接下来我跟它说:“来个输入框+按钮,点一下,生成卡片。”组件里加点 Emoji,比如“💼 加班”“📈 压力山大”啥的,看着就有代入感。拖拽部分我还担心会很麻烦,它直接推荐用 UniApp 的 movable-area + movable-view,还顺手加了 scale 放大效果,拖的时候手感超顺滑。

<movable-area>
  <movable-view :x="x" :y="y" direction="all" @change="onMove">
    <view class="trouble-card">💼 加班</view>
  </movable-view>
</movable-area>

五、洗衣机组件:动画+音效+提示,四合一

卡片拖到页面底部的“洗衣机”区域,就触发这一套操作:

  1. 播“咕噜咕噜”音(用 uni.createInnerAudioContext()
  2. 卡片慢慢淡出
  3. 弹出“洗净啦!”小提示
  4. 底部更新“今日清理 X 条”统计

整个流程非常顺滑,连我自己都觉得好玩。

清理烦恼小助手:用 UniApp 做个解压神器!_开发语言_02

六、页面结构这样划分,维护超方便

CodeBuddy 把页面分成三大块:

  • 顶部标题
  • 中间交互区(输入、卡片)
  • 底部清洁区(洗衣机+统计)

再把各个区块拆成可复用的组件,结构清晰得不行。后面想加“历史记录”或“趣味语音”之类功能,都能直接插入,很省心。

七、和 CodeBuddy 合作的心得

整个过程中,我几乎没翻一次文档。CodeBuddy 给出的每段代码都能直接跑,而且都考虑了性能和用户体验:

  • 泡泡动画做了节流
  • 音效只播一次
  • 卡片淡出动效节奏恰到好处

不仅如此,它在设计时就想到了响应式:小于 768px 自动换布局,手机端看着也没问题。它就像个经验丰富的前端搭档,一边倾听我的想法,一边帮我落地。

八、最后的一点感想

“清理烦恼小助手”看似简单,涉及动画、音频、拖拽、视觉,都被 CodeBuddy 一次搞定。我只管想、管测试,就能看到它把思路变成交互页面。

对我来说,CodeBuddy 最吸引人的,不只是写代码,更是“听懂”创意、帮你拆解需求、给出可行方案。而且代码风格统一、注释到位,后续维护和扩展也轻松。这种感觉,就像有个认真又高效的伙伴陪着一起干活。

清理烦恼小助手:用 UniApp 做个解压神器!_CodeBuddy首席试玩官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