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旨在以协议的形式帮助厂商生产可互操作的网络设备和软件,让不同厂商的网络能够协同工作。OSI模型包含7层,分成2:3层指定了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如何彼此通信以及如何与用户交流;下4层指定了如何进行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网络通信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第七层:应用层

用户与计算机交流的场所。仅当马上要访问网络时,这一层才会发挥作用。实际上,应用层让应用程序能够将信息沿协议向下传输,从而充当了应用程序(它们根本不是OSI分层结构的组成部分)和下一层之间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第六层:表示层

它向应用层提供数据,并负责数据转换盒代码格式化。数据转换即将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再进行传输,通过提供数据转换服务,表示层能够确保从一个系统的应用层传输而来的数据可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代码格式化即诸如数据压缩、解压缩、加密盒解密等任务都与表示层有关。


第五层:会话层

将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分离


第四层:传输层

传输层将数据进行分段并重组为数据流。它提供了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三层:网络层

管理设备编址、跟踪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并确定最佳的数据传输路径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第一层:物理层

发送和接收比特。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