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名字起的是真够
若是加上雪碧,不就成可牛逼(碧)了?
在此基础上,再加入阿里巴巴,那名字可了不得,变成:爸爸可牛逼了!
而想到蒙牛和可口可乐合资公司可牛了,我不禁想到伊利。
好奇伊利不出来接接招吗?
这样,给伊利提个建议,伊利和百事可乐反手成立「伊了百了饮料有限公司」,如何?
1
言归正传,提到蒙牛,我想大家应该还记得它因乳品蛋白质含量不足,被告菌超标、被世人诟病这些事情。
不仅如此,每年它都有抽检不合格的事件发生,但每天都有人以为它是个好品牌,一天喝上一瓶蒙牛。
以至于它年年如此却依旧屹立不倒。
这是为什么?因为钱多吗?
还真如此。
它善于疯狂打广告,通过大把的营销推广,误导观众。观众还真以为蒙牛就是个好品牌。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乳制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放眼世界,我国乳制品标准却是全球最低。
蒙牛作为乳制品行业数一数二的大品牌,为什么就不能做好食品健康,来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呢?
另外,蒙牛当初和三聚氰胺是有着逃脱不了的责任。
不懂就问,请问蒙牛这次是准备在可乐里面掺三聚氰胺吗?
还是准备随意更改国产可乐生产标准,可以高糖高热量呢?
蒙牛和可口可乐联合,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老牌公司,跟一个国内过去在奶制品上屡屡出问题的公司。
二者通过「强强联手」会碰撞出什么新火花,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或许并不关心。
相反,大家反而不太敢喝。因为我们更关心的是食品安全与否。
毕竟,小命更要紧。
2
事实上,外企和国内企业联盟搞事情,并不少见。
毕竟中国是个大市场,利益驱动下,外企自然不愿意放过。
此前百事和康师傅联盟一事,至今已有 8 年。而在去年,百事还收购百草味,在华投资超 530 亿元。
现在可口可乐也来凑一脚,不足为奇。还是那句话,利益驱动。
从天眼查上可以看到,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成立日期为今年 10月 28 日,注册资本 6685.94 万美元。
有意思的是,「可牛了」公司法人、董事长为 VENKATA VAMSI MOHAN THATI(印度籍),现在在可口可乐的职务是:可口可乐大中华区运营事业部总裁。
这个级别算高的了,可见可口可乐对自身跟蒙牛合资公司的重视程度。
此前,五河县人民政府就在官博上公布双方合资细节,其中可口可乐与蒙牛集团合资高端成品低温奶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 21 亿元,分四期投资。
可见,不管怎么看,「可牛了」这次是真要搞事情的节奏。
3
为啥这两个快消巨头会搞在一起呢?
一方面是因为双方互补。
蒙牛可以借助可口可乐的品牌和资金作为自己的背书,开拓更大市场,加快全球化步伐。
而可口可乐对乳制品领域早已蓄势待发,虽说蒙牛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奶源基础是它们合作的关键。但更主要的是,蒙牛低温奶市场份额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状态。
根据尼尔森的数据,2019 年蒙牛低温酸奶市场份额占比提升至 23.5%,同比提升 0.6 pct,低温白奶市场份额占比提升至 7.1%,同比提升 4.0 pct,提升幅度较大。
可以看到,低温酸奶是蒙牛的优势行业,但低温巴氏奶的增幅也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双方背后存在一位充当「媒婆」的人——中粮集团。
蒙牛的最大股东是中粮,可口可乐国内的控股公司是中粮。
这事也可以这么理解,一家大公司下面的两个子公司或分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一个孙子公司。
而这两个公司的背后都是中粮这个大佬。
二者都是「打工人」,互帮互助没毛病。
这样才有看头。
再看看这合资的公司,其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和营销低温奶产品。
简言之,「可牛了」将主打低温奶市场。
为什么是打低温奶的主意?
当然是前景开阔。
低温奶在我国占比仍较小,但从 2015~2019 年,低温奶市场一直处于高增长的状态,其中,低温酸奶增速还超过低温白奶。
咱们平时超市买的纯牛奶是常温奶。这种采用的是高温杀菌,通常保质期为常温保存下的 3~6 个月;
而低温奶采用的是巴氏杀菌,这也为什么它的保质期通常是小于 1 个月。
毋庸置疑,低温奶肯定比常温奶新鲜。
4
最后,不论可口可乐和蒙牛将联合打造的低温奶市场会走向什么样的发展,其市场开阔与否,赚钱是否等等这些并不是大部分人会关心的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食品安全,安全与信任大过于任何噱头。
牛奶和奶粉质量能有保障,花钱买到手的牛奶会是「真牛奶」!
大家都是希望国产牛奶越做越好,入口的东西,真不适合玩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