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线程池是运用场景最多的并发框架,几乎所有需要异步或并发执行任务的程序都可以使用线程池。在开发过程中,合理的使用线程池能带来3个好处。 1、降低资源消耗。通过重复利用已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消耗。 2、提高响应速度。当任务到达时,任务不需要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 3、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是稀缺资源,如果无线的创建,不仅
本章,会对“生产/消费者问题”进行讨论。涉及到的内容包括:1. 生产/消费者模型2. 生产/消费者实现 1. 生产/消费者模型生产/消费者问题是个非常典型的多线程问题,涉及到的对象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仓库”和“产品”。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01) 生产者仅仅在仓储未满时候生产,仓满则停止生产。(02) 消费者仅仅在仓储有产品时候才能消费,仓空则等待。(03) 当消费者发现仓储没
本章,会对守护线程和线程优先级进行介绍。涉及到的内容包括:1. 线程优先级的介绍2. 线程优先级的示例3. 守护线程的示例 1. 线程优先级的介绍java 中的线程优先级的范围是1~10,默认的优先级是5。“高优先级线程”会优先于“低优先级线程”执行。java 中有两种线程:用户线程和守护线程。可以通过isDaemon()方法来区别它们:如果返回false,则说明该线程是“用户线程”;否
本章,会对线程的interrupt()中断和终止方式进行介绍。涉及到的内容包括:1. interrupt()说明2. 终止线程的方式 2.1 终止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 2.2 终止处于“运行状态”的线程3. 终止线程的示例4. interrupted() 和 isInterrupted()的区别 1. interrupt()说明在介绍终止线程的方式之前,有必要先
本章,会对Thread中join()方法进行介绍。涉及到的内容包括:1. join()介绍2. join()源码分析(基于JDK1.7.0_40)3. join()示例1. join()介绍join() 定义在Thread.java中。join() 的作用:让“主线程”等待“子线程”结束之后才能继续运行。这句话可能有点晦涩,我们还是通过例子去理解:// 主线程public cl
本章,会对Thread中sleep()方法进行介绍。涉及到的内容包括:1. sleep()介绍2. sleep()示例3. sleep() 与 wait()的比较 1. sleep()介绍sleep() 定义在Thread.java中。sleep() 的作用是让当前线程休眠,即当前线程会从“运行状态”进入到“休眠(阻塞)状态”。sleep()会指定休眠时间,线程休眠的时间会大于/等于该休
本章,会对Thread中的线程让步方法yield()进行介绍。涉及到的内容包括:1. yield()介绍2. yield()示例3. yield() 与 wait()的比较 1. yield()介绍yield()的作用是让步。它能让当前线程由“运行状态”进入到“就绪状态”,从而让其它具有相同优先级的等待线程获取执行权;但是,并不能保证在当前线程调用yield()之后,其它具有相同优先级的
本章,会对线程等待/唤醒方法进行介绍。涉及到的内容包括:1. wait(), notify(), notifyAll()等方法介绍2. wait()和notify()3. wait(long timeout)和notify()4. wait() 和 notifyAll()5. 为什么notify(), wait()等函数定义在Object中,而不是Thread中 wait(), noti
本章,会对synchronized关键字进行介绍。涉及到的内容包括:1. synchronized原理2. synchronized基本规则3. synchronized方法 和 synchronized代码块4. 实例锁 和 全局锁 1. synchronized原理在java中,每一个对象有且仅有一个同步锁。这也意味着,同步锁是依赖于对象而存在。当我们调用某对象的synchroniz
Thread类包含start()和run()方法,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本章将对此作出解答。本章内容包括:start() 和 run()的区别说明start() 和 run()的区别示例start() 和 run()相关源码(基于JDK1.7.0_40)start() 和 run()的区别说明start() : 它的作用是启动一个新线程,新线程会执行相应的run()方法。start()不能被
本章,我们学习“常用的实现多线程的2种方式”:Thread 和 Runnable。之所以说是常用的,是因为通过还可以通过java.util.concurrent包中的线程池来实现多线程。关于线程池的内容,我们以后会详细介绍;现在,先对的Thread和Runnable进行了解。本章内容包括:Thread和Runnable的简介Thread和Runnable的异同点Thread和R
多线程是Java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主体。从本章开始,我们将展开对多线程的学习。接下来的内容,是对“JDK中新增JUC包”之前的Java多线程内容的讲解,涉及到的内容包括,Object类中的wait(), notify()等接口;Thread类中的接口;synchronized关键字。注:JUC包是指,Java.util.concurrent包,它是由Java大师Doug Lea完成并在JDK1.
java从诞生开始就明智的选择了内置对多线程的支持,这使得java语言相比同一时期的其他语言具有明显的优势。线程作为操作系统调度的最小单元,多个线程能够同时执行,这将显著提升程序性能,在多核环境中表现的更加明显。但是,过多的创建线程和对线程的不当管理也容易造成问题。 4.1 线程简介4.1.1 什么是线程 在一个进程中可以创建
java线程之间的通信对程序员完全透明,内存可见性问题很容易困扰java程序员,本章将揭开java内存模型。大致分4部分:
java代码在编译后变成java字节码,字节码被类加载器加载到jvm里,jvm执行字节码,最终需要转化为汇编指令在cpu上执行,java中所使用的并发机制依赖于jvm的实现和cpu指令。2、1 volatile的应用 在多线程并发编程中,synchronized和volatile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volatile是轻量级的synchronized,它在多处理器开发中保证
并发编程的目的是为了让程序运行的更快,但是并不是启动更多的线程就能让程序最大限度的并发执行。在进行并发编程时,如果希望通过多线程执行任务让程序运行的更快,会面临非常多的挑战,如上下文切换问题、死锁问题、以及受限于硬件和软件的资源限制问题。1、1上下文切换 即使是单核处理器也支持多线程执行代码,cpu通过给
java反射机制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java反射机制主要提供了以下功能: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在运
1. 程序运行过程 2. ClassLoader的类加载机制--动态加载 a、并非一次性加载 b、需要的时候加载(运行期间动态加载) java -verbose:class可以查看具体加载过程 c、static语句块在加载后执行
java 接口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