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数据可以“上链”?
只有多方要在交易过程中用到的、必须共享的关键数据要上链,比如公共账本的账目。
2、合约里写什么逻辑?
应该是写多方共同参与、协作记账、必须全局共识的关键逻辑,而不是牵涉密集计算的逻辑。
3、用户身份?
分布式身份标识(DID)是一套涵盖了分布式身份管理、可信数据交换的规范。权威机构为用户完成KYC,颁发凭据。用户将身份标识的摘要公布到链上,而将自己隐私数据存在链下(这一点非常重要)。 使用时,用户采用“明确授权”和“选择性披露”的策略,仅需出示少量的信息或加密证明,与链上数据进行对照校验,即可证明用户凭据和数据可信性,达成了“数据多跑路,用户少跑腿”、保护了用户隐私的可喜效果。 这种设计很好地将链上链下结合起来,逻辑闭环自洽,并不因为数据存在链下,就削弱了链上的功效,反而使得链的授信模型更为重要。 DID规范定义了语义清晰、层次分明的数据结构,以及通用的交互协议。开源项目WeIdentity完整地实现了DID协议,并提供丰富的周边支撑工具和服务,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