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先分区、格式化、给分区定义设备文件名,给每个分区分配挂载点。
分区类型:把大硬盘分成小的逻辑分区
主分区:最多只能有4个。
扩展分区:
特点:
最多只能有1个;主分区加扩展分区最多有4个;不能写入数据,只能包含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
格式化:写入文件系统
分区完,必须格式化后才能正常写入数据,格式化是(高级格式化),又称逻辑格式化。系统分区可以这样子理解,将一块大硬盘分成一块块小硬盘,格式化是将分完区后的小硬盘进行数据块的划分,并标上特定的ID号,这样子我们就可以将我们的数据写入到小硬盘里并且也可以很轻松地找到数据所在的位置。
硬件设备文件名:给每个分区定义设备文件名
IDE硬盘、SCSI硬盘、SATA硬盘的特点:(传输速度、价格)
/dev/hda(第一块IDE硬盘接口)
/dev/hdb(第二块IDE硬盘接口)
/dev/sda(SCSI硬盘接口、SATA硬盘接口)
分区设备文件名:
/dev/hda1(IDE硬盘接口第一块分区)
/dev/sda(SCSI硬盘接口、SATA硬盘接口)
挂载:给每个分区分配挂载点
在windows称为盘符,在linux则称为挂载点。
必须分区:
/:根分区
swap分区:(交换分区,内存的2倍,不超过2GB,不需要盘符)
推荐分区:
/boot:(启动分区,200MB)
文件系统的结构:树结构,最顶层为根分区,下面一层是一级目录,下下一级是二级目录,以此类推...
软件包选择:
使用远程登陆工具时,需要配置网络:
查看网络配置文件信息的命令: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修改网络配置文件步骤: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进入配置文件:
修改: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手动添加地址、子网掩码、网络、dns服务器: NETMASK=255.255.0.0
IPADDR=169.254.161.99
GATEWAY=169.254.161.1
DNS1=8.8.8.8
保存并退出,接着重启网络服务,使得刚才修改的配置文件生效,使用命令:service network restart;
这个时候就配置完成,你也可以使用远程登录工具进行连接虚拟机,很方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