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写此文的目的,本文旨在让大家对苏宁的信息人的生存现状有一定的了解,见仁见智,观点仅为笔者(或者叫键人)的一面之词。

我有个朋友在IT部门,每天九点钟去上班,一直到晚上九点钟才回到家,几乎天天如此。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每天都这么正好的九点,就问他是不是公司在压榨他的劳动力,他的回答让我惊讶,说公司会考核下班时间,时间不够,直接影响自己的年度绩效。

下班时间和绩效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据朋友说,至少在苏宁的高层眼中,加班是和绩效有关系的。这种整治职工的方式,我觉得和整治入室盗窃的思路差不多。理论逻辑是:企业需要员工为企业贡献(绩效),员工贡献的特征值是下班时间,所以要求下班时间。整治入室盗窃则是这样的逻辑:社会上盗窃严重,所以要严防盗窃,公安系统加强夜间巡视,抓住处罚从严。

盗窃严重是说明民生工作没有做好,如果人人生活都有保障,不会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的,所以加强巡逻,只能一时缓解现状,却只是饮鸩止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同理,为企业贡献的程度取决于员工的企业认可度,当员工认为企业能给一个良好的待遇,有很好的职业发展的时候,员工会主动为公司贡献,这种贡献可能不是体现在下班时间,而是体现在平时工作效率的提升。另外,宽松的环境更容易吸引高水平的人才,而像苏宁易购这样的文化,很容易让高水平的人才敬而远之。

苏宁的项目管理似乎水平也不是很高,之前听说苏宁花了2000多万请顾问做过两次的ITP的工程,来作为他们的项目管理软件,据说最近又要打算重新整理。该软件的水平怎样没有使用过我没有发言权,但从这个侧面来看,这个软件应该是非常让人痛苦的。据我朋友说,他在评估时间的时候,需要预先多算一些时间,来防备领导讨价还价,好玩的是,有些领导在讨论项目的时候喜欢用采购的口吻讨论,不论开价多少,先砍一半再开始谈论。不管你怎么觉得,我觉得这种项目管理的方式是挺逗的。一个企业去吸引人,不应该是我们公司花了多少多少钱做了一个XX,花钱多少和东西,管理无必然联系,爱日租烧钱不,最后还不是不行了。

我朋友并不在苏宁易购的核心部门,但是每次促销加班,他几乎都要参与,“实际上促销跟我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即使我在公司,易购的问题也不会找到我。”我朋友如是说。这种加班的方式被叫做奉献。去年有一次朋友鼓励我在苏宁易购购物,说如果销售额满了多少,他会得到小额激励。当时我新房子的电器还没有买,就在苏宁易购上买了若干家电。后来我问他有没有小额激励,他沮丧地告诉我因为他不是做销售相关的,所以没有激励。

一个公司,员工的士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执行力。一个没有士气的公司,只有领导关注的方面才会有执行力;而一个有士气的公司,则在方方面面都有执行力。像上文说的这种非常打击员工士气的东西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在我看来,苏宁易购的员工士气应该高不到哪里去。一是因为上面的这些打击士气的事情,二是因为他们的做事方法很不科学,很容易让人有挫败感。

据说苏宁易购的流程是这样的:领导决定做一件事-》业务梳理-》开发开发-》按节点发布。在不加时间的时候看起来还很正常,但是实际操作时可能是这样:领导决定做一件事(预估40天)-》业务梳理(从开始梳理到全部完成40天,甚至到40天的时候还想变)-》开发开发(30天,从没有梳理好就开始做,一直到发布之前都在不停地改)-》按节点发布(按照领导要求时间发布)。这里不做评论,据说有些领导在计算时间的时候直接要求算上周末加班(2天)...不得不说,我遇到这样的领导,一份辞职报告肯定就直接打给他了,虽然我技术不怎么样,但好歹也得遵守基本的劳动法是不。

说起这个来,据说因为苏宁的补休折现(在员工离职的时候,补休天数折合成人民币)问题,最近他们内部做了个优化,让员工无法直接获得他在苏宁的补休天数。我觉得这个也挺有意思的。企业真的缺这个钱么?

我总觉得这种做法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留不下真正的好员工,基本上培养出来的人,早晚也会因为这样一个文化最终选择离开。一个企业真正应该重视的是讲实话的人才,而不是忠诚的人。忠诚很容易伪装,而实话很难说。一个没有一流员工的企业,想要成为一流的企业,我觉得也比较困难的。


PS.我有次跟我朋友说到他要不要跳槽的时候,他说再看吧,毕竟自己在这边学到一些东西,而且现在这边也有点进步了,虽然最近做的有点过分(据说是年假不能与周末连休,这苦逼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