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登录逻辑

系统开放3012、12017两个端口,前者为身份认证接口,以json形式返回token与权限参数,后者为业务系统,前端调用js-aes对json加密得到cookie

漏洞成因

业务系统与接口彼此独立,仅验证token真实性,未检测cookie完整性,攻击者能解密cookie则可修改参数实现越权,而系统采用不安全的前端加密,导致漏洞产生

过程

js信息泄露

settingService.js,泄露aes密钥 1234567812345678 与偏移向量 1234567812345678
一次信息泄露引发的越权_数据加密

漏洞验证

对cookie解密得到json数据流
一次信息泄露引发的越权_数据加密_02
发现role等关键参数,默认1为真
一次信息泄露引发的越权_数据_03
使用全0与全1测试,验证漏洞存在
一次信息泄露引发的越权_json_04
一次信息泄露引发的越权_数据完整性_05

其他

登录名受cookie控制
一次信息泄露引发的越权_json_06
写入js弹窗,可行
一次信息泄露引发的越权_全文搜索_07

复测

已修复后端验证逻辑,但前端AES加密过程依然可见 Ctrl+shift+f 全文搜索 encrypt , login.min.js 文件中发现 key 与 iv
一次信息泄露引发的越权_数据完整性_08
一次信息泄露引发的越权_数据完整性_09

修复思路

前端:

  • 使用对称加密方法,避免明文存放关键数据,提高数据获取门槛

  • 采用非对称加密方式,前端使用公钥对数据加密,后端使用私钥对数据解密

后端:

  • 验证数据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