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

 

说明:有参考网上其他ITer的内容。

 在前面的博文中,我讲到过利用rsync实现数据的镜像和备份,但是要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单独靠rsync就不现实了,使用rsync只能同过定制计划任务,让系统在规定的时间点启动rsync命令实现备份,及时性比较差。

一、rsync的优点与不足
 与传统的cp、tar备份方式相比,rsync具有安全性高、备份迅速、支持增量备份等优点,通过rsync可以解决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备份需求,例如定期的备份文件服务器数据到远端服务器,对本地磁盘定期做数据镜像等。
 随着应用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提出的更好的要求,rsync在高端业务系统中也逐渐暴露出了很多不足,首先,rsync同步数据时,需要扫描所有文件后进行比对,进行差量传输。如果文件数量达到了百万甚至千万量级,扫描所有文件将是非常耗时的。而且正在发生变化的往往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这是非常低效的方式。其次,rsync不能实时的去监测、同步数据,虽然它可以通过linux守护进程的方式进行触发同步,但是两次触发动作一定会有时间差,这样就导致了服务端和客户端数据可能出现不一致,无法在应用故障时完全的恢复数据。基于以上原因,rsync+inotify组合出现了!

二、 初识inotify
 Inotify是一种强大的、细粒度的、异步的文件系统事件监控机制,linux内核从2.6.13起,加入了Inotify支持,通过Inotify可以监控文件系统中添加、删除,修改、移动等各种细微事件,利用这个内核接口,第三方软件就可以监控文件系统下文件的各种变化情况,而inotify-tools就是这样的一个第三方软件。

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_rsync

(以上是网上找的)

三、安装inotify-tools

安装前要先调整inotify的参数(借用原来授课时用的一张PPT):

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_inotify_02


安装inotify-tools辅助工具

 [root@dns-server ~]# cd /srv/

[root@dns-server~]#  tar zxvf inotify-tools-3.14.tar.gz 
[root@dns-server ~]#  cdinotify-tools-3.14
[root@dns-server inotify-tools-3.14]# ./configure
[root@dns-server inotify-tools-3.14]# make
安装
[root@dns-server inotify-tools-3.14]# make install
[root@dns-server bin]# cd /usr/local/bin/

[root@dns-server bin]# ll inotifywa*

-rwxr-xr-x 1 root root 44271 Jun 10 22:30inotifywait

-rwxr-xr-x 1 root root 41361 Jun 10 22:30inotifywatch

inotifywait用于持续监控,实时输出结果 ,等待文件或文件集上的一个特定事件,它可以监控任何文件和目录设置,并且可以递归地监控整个目录树。

inotifywatch用于短期监控,任务完成后再出结果,收集被监控的文件系统统计数据,包括每个inotify事件发生多少次等信息。

四、 inotify相关参数
inotify定义了下列的接口参数,可以用来限制inotify消耗kernel memory的大小。由于这些参数都是内存参数,因此,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实时的调节其大小。下面分别做简单介绍。
   /proc/sys/fs/inotify/max_queued_evnets    
 
      
表示调用inotify_init时分配给inotify instance中可排队的event的数目的最大值,超出这个值的事件被丢弃,但会触发IN_Q_OVERFLOW事件。
    /proc/sys/fs/inotify/max_user_instances
        表示每一个realuser ID可创建的inotify instatnces的数量上限。
    /proc/sys/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
        表示每个inotifyinstatnces可监控的最大目录数量。如果监控的文件数目巨大,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此值的大小,例如:
echo 30000000 > /proc/sys/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

五、 inotifywait相关参数
Inotifywait是一个监控等待事件,可以配合shell脚本使用它,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一些参数:
 -m, 即--monitor,表示始终保持事件监听状态。
 -r, 即--recursive,表示递归查询目录。
 -q, 即--quiet,表示打印出监控事件。
 -e, 即--event,通过此参数可以指定要监控的事件,常见的事件有modify、delete、create、attrib等。

所有的服务器都采用RHEL6.5X64的系统,节点信息如下:

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_inotify_03

 安装rsync与inotify-tools
inotify-tools
是用来监控文件系统变化的工具,因此必须安装在内容发布服务器网站节点无需安装inotify-tools,另外需要在webserver1、webserver2、inotifywebserver节点上安装rsync,使用系统只带的rsync。
在这个案例中,内容发布服务器(即inotifywebserver)充当了rsync客户端的角色,而三个服务节点充当了rsync服务器端的角色,整个数据同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从客户端向服务端推送数据的过程。这点与一般的我们讲述的案例刚好相反。

在两个服务节点配置rsync
 这里给出两个服务节点的rsync配置文件,以供参考,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
Webserver1节点rsyncd.conf配置如下:

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_inotify_04


Web2节点rsyncd.conf配置如下

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_inotify_05


为了简单起见webserver1的用户和webserver2rsync用户的web1userweb2user的密码我们设置相同的:

[root@localhost etc]# cat /etc/web1.pass

web1user:123456

[root@memcached wwwroot]# cat/etc/web2.pass

web2user:123456

好了,Webserver节点的rsync配好了,下面开始配置inotifywebserver

添加一个密码文件/etc/rspasswd,内容和webserver节点rsync用户一致,我这里为了简单起见,都用的是123456,这样建一个passwd文件了。

[root@dns-server bin]# cat /etc/rspasswd

123456

配置内容发布节点
 配置内容发布节点的主要工作是将生成的静态网页实时的同步到集群中二个服务节点,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一个shell脚本来完成,脚本内容大致如下:

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_内容发布服务器_06


下面就是测试的事了,在inotifyserver上运行:

[root@dns-server bin]# sh rsyncintofy.sh&

然后在inotifyserver/web/wwwroot/中创建100个文件测试一把。

[root@dns-server bin]# touch test{1..100}

然后查看webserver1和2的相关目录,就会看到这边也有100个文件创建了!反之删除,修改都会实现同步。

 

数以三太机子上的rsync和inotify不要忘记了设置为开机启动,很简单,不说了。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