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每看到此句,便觉得说得妙,今天忽想追踪溯源,查一下其出处,结果百度google均未得可靠的说法。唯一比较靠谱的关于出处的故事是:一个禅师在路过一个悬崖处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一只老虎从悬崖上掉了下来,只见老虎急中生智抓住了从悬崖顶上伸下来的藤条!再一看,藤条上还沾满了草莓,禅师就琢磨,老虎是把草莓吃光了然后再松开爪子掉下来呢,还是反正一个死,何必耽搁时间,闭上眼四脚一蹬掉下来算了呢?就在禅师琢磨的时候,就看那老虎一边吃着藤条上的草莓一边往下出溜。等把草莓吃得也差不多了,它也掉下来了。此情此境,禅师自言:活在当下。 

关于解释,禅师阅:“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当下”。 

当下,是时间的一个概念,相对的为之前、之后。之前为过去既定之事且无法更改之事、之后为未知之事但可预谋之事,当前则为可知可为之事,我们当前选择活在过去、现在亦或是将来,是我们的心态,可见“活在当下”更多的是用来调整心态,不受制于我们的地位、财富、外貌、能力、职业等。 

当我们为了错失机会而叹惜时,为了错失一个良缘,为了错失一个成功的机会、为了错失购得×××的良机懊悔时、为了一点口角或意见不一致痛恨他人及至采取些无聊的行动时,我们是选择了活在过去。我们为了将来的发展、将来的姻缘、将来的生活环境、将来的成就发愁时,我们则活在的未来。无论活在过去还是将来,当下之事则被荒疏,只是把当前变成的过去的碌碌无为。 

我们是俗人,无法与禅师相比,不可能在各种机缘、打击面前丢弃七情六欲,但认真体会活在当下,则抱怨、懊悔、失望等负面词汇会更多被主动、期望、乐观所替代。 

“活在当下”,一来是活,二来是当下,专注眼前事、珍惜眼前人、爱护眼前物。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人都会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己的事、自己部门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在头脑中为自己、为自己的团体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当一有不顺时,会有种自己的蛋糕被人吃了、他人很愚昧的想法,结果原本的执著就打了折扣,做事的热情变成了斗争的热情,苦恼与抑怨代替了积极进取,专心变得不专心,把不顺意扩大化了,这些都出于自己。负面的心情、消极的做事方法、紧张的气氛只能让自己的头脑失却理智和判断能力。 

活在当下,是要专注的当前的工作,理性分析问题,把手头的事情做好理顺,把当下的时间花在当前的事情上去;
活在当下,是在当下以就去做当前最重要的事,不是把精力集中在空想的事情下,端着碗吃饭的时候,不用去想碗破了到哪里补的问题;
活在当下,是珍惜眼前的人,朋友、家人、同事,不是把精力花在理想的朋友、同事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上;对于眼前之事都尽力之后,回想之时,当下欲想做之事都已尽力,则会以无憾的心态去面对过往。

活在当下,是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不是不规划、不发问、不考虑,更多的是使自己当下神清气爽,认真规划但不忧虑成功失败的后果,脚踏实地的分析不是漫无边际的假设,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而非抱怨问题。活在当下,是基于事实处理当前事,不是一味的忍让,妥协。活在当下,是不为无谓之事、既成事实之事忧虑、恐慌,不是不面对,不是逃避。 

抄一段话(《做个喜悦的人》):活在当下是一个人生命力的自然展现。当一个人能由自己种种的“心之世界”中走出来,不忧不惧地面对并观察真正的自我及人生时,他一定会是个有“能力”而能饶益这个世界的人。他不一定能成大功、立大业,但他一定能善巧地把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利益自己及他人,这就是儒家所谓的“惟至诚者能尽其性”了。人能够“尽其性”而发挥自己的能力饶益众生,才是个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