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的书都很少写读书笔记,读过就读过了,由于通勤时间拉长后,听书的时间变多了,发现读过的一些书,再听一次还是陌生,看来读过、听过、未实践过,在大脑的印象里其实是很浅的,总想着读过后,一定要记住些东西。后来琢磨明白了,有些内容会在某次交谈、某次讨论、某本阅读中,重新被激活,串联起来,这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遗憾的是这个过程会很长。阅读、学习都是反人性的,由于无法及时得到反馈,所以大家不愿意去阅读去学习,远没有电影、音乐的刺激更及时,但长远来看,前者的效用是巨大的。
三四年以前我从来没考虑过“边界”这个词,近来读到几本创业的书提到,小创团队的业务领域,最好在已有公司的边界之外开拓业务,更容易存活下来。随之而来,之前阅读过的《创新者的窘境》《能力陷阱》《第二曲线》等书中的一些内容萦绕脑海,当下的一些人或事变的更加容易理解接受。
组织有边界,技术人的边界究竟又在哪里?也许你会想,我除了写代码,其他什么也不会。我想说的是,你嘴中的”其它”,有没有付出过真正的行动,去验证到底可行不可行呢?做技术预研,会做可行性分析,这个其它事的可行性怎么样?
人要多尝试,才能发现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经历过创业的朋友,必定理解一个人累成狗的经历。我做过客服、做过营销、扫过楼扫过街、发过传单、摆过地摊、帮客户送过货并上门负责安装,把自己的东西卖给陌生人,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再回头看,这是一个程序员做的事吗?当组织不完备时,这就是你的事,这里有边界吗?不存在的,为了目标,所有的事都是团队的份内事,差异仅在于分工不同,但一旦有机会,一样可以承担起来。
“不给自己设限”,这里的“限”,就是一个人的边界。虽说有点鸡汤,但确实有很多人在践行,跳出自己当下的职业、圈子,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不少程序员兄弟开始注重内容积累,视频剪辑、文章写作、写书、小视频、直播玩的溜溜的,甚至跳出来做起了骑手,想明白生活的意义,终极意义,过程就不会那么单调。
人终要否定昨天的自己,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怎么否定呢,这是个问题?
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