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生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柏林墙建立,切·格瓦拉被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球,尼尔·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表面,迈出了他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就在这个绝大多数人还没用过计算器的时代,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John McCarthy就表示“计算机可能变成一种公共资源。”这句话在当时听上去的效果,就好像杨利伟升空后马上有人告诉你火星房地产市场将会急剧升温一样,有着极度超前的逻辑。
同时期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开启了十年风云浩劫。
似乎这时候的云计算还在所有人的认知范围之外,但有两个人的出生值得一提,1964年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杰夫.贝索斯和同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马云。
世纪大跳水
1997年,Ramnath Chellappa教授在他的一次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云计算 - Cloud Computing”这个词,他指出“计算资源的边界不再由技术决定,而是由经济需求来决定”。换句话说,计算资源的形式可以是动态的,这种形式根据人们的需求而变化。
计算机资源能不能像水电等公共服务一样来使用呢?这就是云计算的终极目标,将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让人们像使用水、电、气那样通过网络使用计算机资源。
几乎同一时期,美国金融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大量资金涌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不少有价值的想法趁着宽松的融资环境得到了一试身手的机会,1999年,一家对云计算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公司Salesforce.com成立了,Salesforce之所以获得这样的声誉,是因为它是第一家专门致力于开发可通过互联网按需访问的软件(现在称为软件即服务或SaaS)的公司。
然而失去理智的局面只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就给出了剧烈的反应,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资本寒冬到来。
在满世界缺钱的大环境下,Salesforce.com因证明了其云服务的廉价,可靠和高效。得到了在困境中渴望求生的企业用户们的青睐,至此,我们终于迎来了云计算掀起的第一个高潮。
这时候的贝佐斯和马云也已羽翼丰满,在这个资本涌动的世纪之交分别建立了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为云计算的下一波高潮埋下了伏笔。
群雄逐鹿,百家争鸣
2006年,亚马逊CEO贝索斯在EmTech上发表了关于云存储和云计算的概念演讲,宣布了创立云计算AWS的计划。同年,其影响云计算格局的重量级产品S3及EC2相继发布。
AWS搅动了云计算市场,Google,微软,IBM,甲骨文,等国外大厂纷纷跟上,短短几年内都完成了各自的拳头产品的发布。
反观此时的中国,在IT科技领域仍然是个标准的“三无”国家: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自己的芯片,同样没有自己的计算力系统。所以,购买国外成熟的设备和系统,几乎是唯一选择。正在跟AWS缠斗的国外大厂们早已经反手扼住了年轻的国内互联网新贵及国企老大哥们的脖子。
是时候该马老师出手了,2008年,马老师挖来了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王坚。请他来,是因为阿里巴巴当时的IOE架构已经快要从资金和计算力上双重拖垮公司发展。事情已经刻不容缓,要研发一套新的技术架构来换掉阿里巴巴的旧引擎。
于是,“阿里云”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公司高层的话语里。而王坚的使命就是从零开始建立这个云计算系统。
那段时间,腾讯、百度基本没在云计算业务上发力,工程师出身的李彦宏和马化腾还顺手泼了云计算几盆冷水。
只有英语老师马云,坚信云计算充满希望。“我每年给阿里云投 10 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他曾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所有人如此表示。
结果众人皆知,2010年其飞天系统开始稳定运行。和AWS搅动了国外大厂一样,阿里云的成功迫使腾讯,百度,华为等国内大厂纷纷入局。
云计算的战国时代,由此开始。
迷雾前行
50多年前,科学家John
McCarthy的预言已经成真,那时候襁褓里的婴儿贝佐斯和马云也已进入了知天命的年纪。50多年风风雨雨,为什么最后做成的是网上卖货的Amazon还有阿里巴巴?而且你很难说AWS,阿里云做的是不是几十年前大家想的那个云计算。
云计算从一个漂亮的蝴蝶概念蜕化成了一个茧—云主机与云存储,只不过这个茧太丑陋了,以至于很多人都说这不过是传统主机托管的概念封装。云计算在发展,Cloud Computing的概念却在衰落,抽象的概念被具体的产品所取代,这或许是成熟的标志,又或许只是下一步变革的契机。
科技之所以是科技,就在于他不在乎自己的脸。技术的进步,其实就是一个打着自己和前人的脸在向上走的过程。
个人公众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