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点:

1、测试需要运行风险分析来确定系统功能的测试优先级和测试关注点;

————


2、尽可能早的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方法、测试方法。

分析方法:使用逻辑分析推理的方法发现缺陷和评估问题的严重性,并根据所处的阶段得到解决的方法。

——-



3、测试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一是,更早、有效的发现问题;二是,发现问题后的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常用的系统方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

——-



测试名词:

1、单元测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并执行,验证单元模块是否得出预期的结果;关注点:一个最小的代码片段;

——-

不知道研发有没有做?

研发如果进行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用例如何管理和保留的?有没有一个管理的工具或者版本?是不是可以复用?

如果有专门的人进行单元测试,能统一进行管理是不是更好?


2、功能测试:关注完整的业务功能;

——-



3、性能测试:非功能性需求的测试。吞吐率、稳定性、可靠性等,一般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模拟真实用户场景进行测试;

4、组织成品测试:测试软件的安装、部署、发布等情况,确保软件能最终顺利的安装到用户的环境中。

5、构建测试:通过测试验证环境安装的正确性,为了效率,采取的策略是最大化程序上自动化构建。

6、敏捷开发:

7、瀑布开发:

8、软件质量:功能性质量、结构性质量。功能性质量反映的事软件是否按照设计实现并满足相应功能性需求;结构性质量反映的是软件是否满足相关的非功能性需求。

9、软件质量量化角度:正确性、可靠性、易用性、可移植性、可迁移性、效率、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健壮性、安全性


专业技能:

1、开发技能为技能体系的基础;

2、测试过程中的有效和可控:有效,指这种方法有效模拟真实的应用,并有效的暴露潜在的问题;可控,指的是使用方法有明确的步骤,通过相应的步骤可以使暴露的问题重现。

3、测试方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探索式测试、回归测试(验证已经存在的功能是否正确,存在的问题是否已经修复)、自动化测试


测试角色分工:

1、测试负责人:测试的主要统筹者,工作内容包括:定义测试计划、统筹人员调配、监督测试项目进度,专业技能、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2、测试架构师:定义测试策略,宏观山定义测试的方向和方法。对测试目标的技术特性和业务需求有准确的把握,提供方法论方面的全面建议。测试专业技能、深入和全面的测试经验、软件开发和测试的模型全面的认识、商业模式及客户的业务需求有深刻的理解。

3、测试工程师:具体的测试任务。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业务理解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技巧:

1、正确的流程和步骤一定要及时记录;

——-


闲话~

第一章主要是一些方式方法,工作中有意识的把它们细化和做成规范,并经常回顾和检查。

今天开CMMI会议时,看到讲师那个需求变更表格,他的表格主要是产品经理可做的,上次,老大说我们要有方法在督促和帮组产品经理在需求设计这一块的工作,然后,今天突然想到,怎样把测试对需求的理解落到实处,有了一个想法。同样也做一个表格。需求横向检查的表格。

1、需求完成未评审时,需求提交后,测试检查(需求内容、找研发设计逻辑)做一次记录;

2、需求、原型评审完后,再次检查(正常情况下,研发未做,实际情况下,研发是已经完成技术预演开始做了的)

3、产品完成,提交测试之前,对照产品检查需求。

好处是:这样测试人员必定在前期就参与需求,而前期测试任务少,也便于理解需求后写测试用例;有记录就可以有分析内容;

坏处是:增加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