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是完整的对象/关系映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对象状态管理(state management)的功能,使开发者不再需要理会底层数据库系统的细节。也就是说,相对于常见的JDBC/SQL持久层方案中需要管理SQL语句,Hibernate采用了更自然的面向对象的视角来持久化Java应用中的数据。

换句话说,使用Hibernate的开发者应该总是关注对象的状态(state),不必考虑SQL语句的执行。 这部分细节已经由Hibernate掌管妥当,只有开发者在进行系统性能调优的时候才需要进行了解。

11.1. Hibernate对象状态(object states)

Hibernate定义并支持下列对象状态(state):

·瞬时(Transient) - new操作符创建,且尚未与Hibernate Session关联的对象被认定为瞬时(Transient)的。瞬时(Transient)对象不会被持久化到数据库中,也不会被赋予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如果程序中没有保持对瞬时(Transient)对象的引用,它会被垃圾回收器(garbagecollector)销毁。 使用Hibernate Session可以将其变为持久(Persistent)状态。(Hibernate会自动执行必要的SQL语句)

·持久(Persistent) - 持久(Persistent)的实例在数据库中有对应的记录,并拥有一个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 持久(Persistent)的实例可能是刚被保存的,或刚被加载的,无论哪一种,按定义对象都仅在相关联的Session生命周期内的保持这种状态。 Hibernate会检测到处于持久(Persistent)状态的对象的任何改动,在当前操作单元(unit of work)执行完毕时将对象数据(state)与数据库同步(synchronize)。 开发者不需要手动执行UPDATE。将对象从持久(Persistent)状态变成瞬时(Transient)状态同样也不需要手动执行DELETE语句。

·脱管(Detached) - 与持久(Persistent)对象关联的Session被关闭后,对象就变为脱管(Detached)的。 对脱管(Detached)对象的引用依然有效,对象可继续被修改。脱管(Detached)对象如果重新关联到某个新的Session上, 会再次转变为持久(Persistent)的(Detached其间的改动将被持久化到数据库)。 这个功能使得一种编程模型,即中间会给用户思考时间(user think-time)的长时间运行的操作单元(unit of work)的编程模型成为可能。我们称之为应用程序事务,即从用户观点看是一个操作单元(unit of work)。

接下来我们来细致的讨论下状态(states)及状态间的转换(state transitions)(以及触发状态转换的Hibernate方法)。

11.2. 使对象持久化

Hibernate认为持久化类(persistent class)新实例化的对象是瞬时(Transient)的。我们可将瞬时(Transient)对象与session关联而变为持久(Persistent)的。

DomesticCat fritz = new DomesticCat();

fritz.setColor(Color.GINGER);

fritz.setSex('M');

fritz.setName("Fritz");

Long generatedId = (Long) sess.save(fritz);

如果Cat的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是generated类型的, 那么该标识(identifier)会自动在save()被调用时产生并分配给cat。 如果Cat的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是assigned类型的,或是一个复合主键(composite key), 那么该标识(identifier)应当在调用save()之前手动赋予给cat。 你也可以按照EJB3 early draft中定义的语义,使用persist()替代save()

此外,你可以用一个重载版本的save()方法。

DomesticCat pk = new DomesticCat();

pk.setColor(Color.TABBY);

pk.setSex('F');

pk.setName("PK");

pk.setKittens( new HashSet() );

pk.addKitten(fritz);

sess.save( pk, new Long(1234) );

如果你持久化的对象有关联的对象(associated objects)(例如上例中的kittens集合) 那么对这些对象(译注:pk和kittens)进行持久化的顺序是任意的(也就是说可以先对kittens进行持久化也可以先对pk进行持久化), 除非你在外键列上有NOT NULL约束。 Hibernate不会违反外键约束,但是如果你用错误的顺序持久化对象(译注:在pk持久之前持久kitten),那么可能会违反NOT NULL约束。

通常你不会为这些细节烦心,因为你很可能会使用Hibernate的 传播性持久化(transitive persistence)功能自动保存相关联那些对象。这样连违反NOT NULL约束情况都不会出现了 - Hibernate会管好所有的事情。 传播性持久化(transitivepersistence)将在本章稍后讨论。

11.3. 装载对象

如果你知道某个实例的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你就可以使用Sessionload()方法 来获取它。 load()的另一个参数是指定类的.class对象。 本方法会创建指定类的持久化实例,并从数据库加载其数据(state)。

Cat fritz = (Cat) sess.load(Cat.class, generatedId);

// you need to wrap primitive identifiers

long pkId = 1234;

DomesticCat pk = (DomesticCat) sess.load( Cat.class, new Long(pkId) );

此外, 你可以把数据(state)加载到指定的对象实例上(覆盖掉该实例原来的数据)。

Cat cat = new DomesticCat();

// load pk's state into cat

sess.load( cat, new Long(pkId) );

Set kittens = cat.getKittens();

请注意如果没有匹配的数据库记录,load()方法可能抛出无法恢复的异常(unrecoverable exception)。 如果类的映射使用了代理(proxy),load()方法会返回一个未初始化的代理,直到你调用该代理的某方法时才会去访问数据库。若你希望在某对象中创建一个指向另一个对象的关联,又不想在从数据库中装载该对象时同时装载相关联的那个对象,那么这种操作方式就用得上的了。 如果为相应类映射关系设置了batch-size, 那么使用这种操作方式允许多个对象被一批装载(因为返回的是代理,无需从数据库中抓取所有对象的数据)。

如果你不确定是否有匹配的行存在,应该使用get()方法,它会立刻访问数据库,如果没有对应的行,会返回null。

Cat cat = (Cat) sess.get(Cat.class, id);

if (cat==null) {

   cat = new Cat();

   sess.save(cat, id);

}

return cat;

你甚至可以选用某个LockMode,用SQL的SELECT ... FORUPDATE装载对象。 请查阅API文档以获取更多信息。

Cat cat = (Cat) sess.get(Cat.class, id, LockMode.UPGRADE);

注意,任何关联的对象或者包含的集合都不会被以FOR UPDATE方式返回, 除非你指定了lock或者all作为关联(association)的级联风格(cascade style)。

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refresh()方法强迫装载对象和它的集合。如果你使用数据库触发器功能来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这个方法就很有用了。

sess.save(cat);

sess.flush(); //force the SQL INSERT

sess.refresh(cat); //re-read the state (after the trigger executes)

此处通常会出现一个重要问题: Hibernate会从数据库中装载多少东西?会执行多少条相应的SQLSELECT语句? 这取决于抓取策略(fetching strategy),会在20.1 抓取策略(Fetching strategies) 中解释。

11.4. 查询

如果不知道所要寻找的对象的持久化标识,那么你需要使用查询。Hibernate支持强大且易于使用的面向对象查询语言(HQL)。 如果希望通过编程的方式创建查询,Hibernate提供了完善的按条件(Query By Criteria, QBC)以及按样例(Query By Example, QBE)进行查询的功能。 你也可以用原生SQL(nativeSQL)描述查询,Hibernate提供了将结果集(resultset)转化为对象的部分支持。

11.4.1. 执行查询

HQL和原生SQL(nativeSQL)查询要通过为org.hibernate.Query的实例来表达。 这个接口提供了参数绑定、结果集处理以及运行实际查询的方法。 你总是可以通过当前Session获取一个Query对象:

List cats = session.createQuery(

   "from Cat as cat wherecat.birthdate < ?")

   .setDate(0, date)

   .list();


List mothers = session.createQuery(

   "select mother from Cat ascat join cat.mother as mother where cat.name = ?")

   .setString(0, name)

   .list();


List kittens = session.createQuery(

   "from Cat as cat wherecat.mother = ?")

   .setEntity(0, pk)

   .list();


Cat mother = (Cat) session.createQuery(

   "select cat.mother from Catas cat where cat = ?")

   .setEntity(0, izi)

   .uniqueResult();

一个查询通常在调用list()时被执行,执行结果会完全装载进内存中的一个集合(collection)。 查询返回的对象处于持久(persistent)状态。如果你知道的查询只会返回一个对象,可使用list()的快捷方式uniqueResult()

11.4.1.1. 迭代式获取结果(Iterating results)

某些情况下,你可以使用iterate()方法得到更好的性能。 这通常是你预期返回的结果在session,或二级缓存(second-level cache)中已经存在时的情况。如若不然,iterate()会比list()慢,而且可能简单查询也需要进行多次数据库访问:iterate()会首先使用1条语句得到所有对象的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s),再根据持久化标识执行n条附加的select语句实例化实际的对象。

// fetch ids

Iterator iter = sess.createQuery("from eg.Qux q order byq.likeliness").iterate();

while ( iter.hasNext() ) {

   Qux qux = (Qux)iter.next();  // fetch the object

   // something we couldnt expressin the query

   if (qux.calculateComplicatedAlgorithm() ) {

       // delete the currentinstance

       iter.remove();

       // dont need to process therest

       break;

   }

}

11.4.1.2. 返回元组(tuples)的查询

(译注:元组(tuples)指一条结果行包含多个对象) Hibernate查询有时返回元组(tuples),每个元组(tuples)以数组的形式返回:

Iterator kittensAndMothers = sess.createQuery(

           "select kitten,mother from Cat kitten join kitten.mother mother")

           .list()

           .iterator();


while ( kittensAndMothers.hasNext() ) {

   Object[] tuple = (Object[])kittensAndMothers.next();

   Cat kitten  = tuple[0];

   Cat mother  = tuple[1];

   ....

}

11.4.1.3. 标量(Scalar)结果

查询可在select从句中指定类的属性,甚至可以调用SQL统计(aggregate)函数。 属性或统计结果被认定为"标量(Scalar)"的结果(而不是持久(persistent state)的实体)。

Iterator results = sess.createQuery(

       "select cat.color,min(cat.birthdate), count(cat) from Cat cat " +

       "group bycat.color")

       .list()

       .iterator();


while ( results.hasNext() ) {

   Object[] row = results.next();

   Color type = (Color) row[0];

   Date oldest = (Date) row[1];

   Integer count = (Integer)row[2];

   .....

}

11.4.1.4. 绑定参数

接口Query提供了对命名参数(named parameters)、JDBC风格的问号(?)参数进行绑定的方法。 不同于JDBC,Hibernate对参数从0开始计数。 命名参数(named parameters)在查询字符串中是形如:name的标识符。 命名参数(named parameters)的优点是:

·命名参数(namedparameters)与其在查询串中出现的顺序无关

·它们可在同一查询串中多次出现

·它们本身是自我说明的

//named parameter (preferred)

Query q = sess.createQuery("from DomesticCat cat where cat.name =:name");

q.setString("name", "Fritz");

Iterator cats = q.iterate();

//positional parameter

Query q = sess.createQuery("from DomesticCat cat where cat.name =?");

q.setString(0, "Izi");

Iterator cats = q.iterate();

//named parameter list

List names = new ArrayList();

names.add("Izi");

names.add("Fritz");

Query q = sess.createQuery("from DomesticCat cat where cat.name in(:namesList)");

q.setParameterList("namesList", names);

List cats = q.list();

11.4.1.5. 分页

如果你需要指定结果集的范围(希望返回的最大行数/或开始的行数),应该使用Query接口提供的方法:

Query q = sess.createQuery("from DomesticCat cat");

q.setFirstResult(20);

q.setMaxResults(10);

List cats = q.list();

Hibernate 知道如何将这个有限定条件的查询转换成你的数据库的原生SQL(native SQL)。

11.4.1.6. 可滚动遍历(Scrollable iteration)

如果你的JDBC驱动支持可滚动的ResuleSetQuery接口可以使用ScrollableResults,允许你在查询结果中灵活游走。

Query q = sess.createQuery("select cat.name, cat from DomesticCat cat" +

                          "order by cat.name");

ScrollableResults cats = q.scroll();

if ( cats.first() ) {


   // find the first name on eachpage of an alphabetical list of cats by name

   firstNamesOfPages = newArrayList();

   do {

       String name =cats.getString(0);

       firstNamesOfPages.add(name);

   }

   while ( cats.scroll(PAGE_SIZE));


   // Now get the first page ofcats

   pageOfCats = new ArrayList();

   cats.beforeFirst();

   int i=0;

   while( ( PAGE_SIZE > i++ )&& cats.next() ) pageOfCats.add( cats.get(1) );


}

cats.close()

请注意,使用此功能需要保持数据库连接(以及游标(cursor))处于一直打开状态。 如果你需要断开连接使用分页功能,请使用setMaxResult()/setFirstResult()

11.4.1.7. 外置命名查询(Externalizing named queries)

你可以在映射文件中定义命名查询(named queries)。 (如果你的查询串中包含可能被解释为XML标记(markup)的字符,别忘了用CDATA包裹起来。)

<query name="eg.DomesticCat.by.name.and.minimum.weight"><![CDATA[

   from eg.DomesticCat as cat

       where cat.name = ?

       and cat.weight > ?

] ]></query>

参数绑定及执行以编程方式(programatically)完成:

Query q = sess.getNamedQuery("eg.DomesticCat.by.name.and.minimum.weight");

q.setString(0, name);

q.setInt(1, minWeight);

List cats = q.list();

请注意实际的程序代码与所用的查询语言无关,你也可在元数据中定义原生SQL(native SQL)查询, 或将原有的其他的查询语句放在配置文件中,这样就可以让Hibernate统一管理,达到迁移的目的。

11.4.2. 过滤集合

集合过滤器(filter)是一种用于一个持久化集合或者数组的特殊的查询。查询字符串中可以使用"this"来引用集合中的当前元素。

Collection blackKittens = session.createFilter(

   pk.getKittens(),

   "where this.color =?")

   .setParameter( Color.BLACK,Hibernate.custom(ColorUserType.class) )

   .list()

);

返回的集合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包(bag, 无顺序可重复的集合(collection)),它是所给集合的副本。原来的集合不会被改动(这与“过滤器(filter)”的隐含的含义不符,不过与我们期待的行为一致)。

请注意过滤器(filter)并不需要from子句(当然需要的话它们也可以加上)。过滤器(filter)不限定于只能返回集合元素本身。

Collection blackKittenMates = session.createFilter(

   pk.getKittens(),

   "select this.mate wherethis.color = eg.Color.BLACK.intValue")

   .list();

即使无条件的过滤器(filter)也是有意义的。例如,用于加载一个大集合的子集:

Collection tenKittens = session.createFilter(

   mother.getKittens(),"")

  .setFirstResult(0).setMaxResults(10)

   .list();

11.4.3. 条件查询(Criteriaqueries)

HQL极为强大,但是有些人希望能够动态的使用一种面向对象API创建查询,而非在他们的Java代码中嵌入字符串。对于那部分人来说,Hibernate提供了直观的Criteria查询API。

Criteria crit = session.createCriteria(Cat.class);

crit.add( Expression.eq( "color", eg.Color.BLACK ) );

crit.setMaxResults(10);

List cats = crit.list();

Criteria以及相关的样例(Example)API将会再16 条件查询(Criteria Queries) 中详细讨论。

11.4.4. 使用原生SQL的查询

你可以使用createSQLQuery()方法,用SQL来描述查询,并由Hibernate处理将结果集转换成对象的工作。 请注意,你可以在任何时候调用session.connection()来获得并使用JDBC Connection对象。 如果你选择使用Hibernate的API, 你必须把SQL别名用大括号包围起来:

List cats = session.createSQLQuery(

   "SELECT {cat.*} FROM CAT{cat} WHERE ROWNUM<10",

   "cat",

   Cat.class

).list();

List cats = session.createSQLQuery(

   "SELECT {cat}.ID AS{cat.id}, {cat}.SEX AS {cat.sex}, " +

          "{cat}.MATE AS{cat.mate}, {cat}.SUBCLASS AS {cat.class}, ... " +

   "FROM CAT {cat} WHEREROWNUM<10",

   "cat",

   Cat.class

).list()

和Hibernate查询一样,SQL查询也可以包含命名参数和占位参数。 可以在17 Native SQL查询找到更多关于Hibernate中原生SQL(native SQL)的信息。

11.5. 修改持久对象

事务中的持久实例(就是通过session装载、保存、创建或者查询出的对象) 被应用程序操作所造成的任何修改都会在Session刷出(flushed)的时候被持久化(本章后面会详细讨论)。 这里不需要调用某个特定的方法(比如update(),设计它的目的是不同的)将你的修改持久化。所以最直接的更新一个对象的方法就是在Session处于打开状态时load()它,然后直接修改即可:

DomesticCat cat = (DomesticCat) sess.load( Cat.class, new Long(69) );

cat.setName("PK");

sess.flush();  // changes to cat areautomatically detected and persisted

有时这种程序模型效率低下,因为它在同一Session里需要一条SQL SELECT语句(用于加载对象) 以及一条SQL UPDATE语句(持久化更新的状态)。为此Hibernate提供了另一种途径,使用脱管(detached)实例。

请注意Hibernate本身不提供直接执行UPDATEDELETE语句的API。 Hibernate提供的是状态管理(state management)服务,你不必考虑要使用的语句(statements)。 JDBC是出色的执行SQL语句的API,任何时候调用session.connection()你都可以得到一个JDBC Connection对象。 此外,在联机事务处理(OLTP)程序中,大量操作(mass operations)与对象/关系映射的观点是相冲突的。 Hibernate的将来版本可能会提供专门的进行大量操作(mass operation)的功能。 参考14 批量处理(Batch processing,寻找一些可用的批量(batch)操作技巧。

11.6. 修改脱管(Detached)对象

很多程序需要在某个事务中获取对象,然后将对象发送到界面层去操作,最后在一个新的事务保存所做的修改。在高并发访问的环境中使用这种方式,通常使用附带版本信息的数据来保证这些“长“工作单元之间的隔离。

Hibernate通过提供使用Session.update()Session.merge()方法 重新关联脱管实例的办法来支持这种模型。

// in the first session

Cat cat = (Cat) firstSession.load(Cat.class, catId);

Cat potentialMate = new Cat();

firstSession.save(potentialMate);


// in a higher layer of the application

cat.setMate(potentialMate);


// later, in a new session

secondSession.update(cat);  //update cat

secondSession.update(mate); // update mate

如果具有catId持久化标识的Cat之前已经被另一Session(secondSession)装载了, 应用程序进行重关联操作(reattach)的时候会抛出一个异常。

如果你确定当前session没有包含与之具有相同持久化标识的持久实例,使用update()。 如果想随时合并你的的改动而不考虑session的状态,使用merge()。 换句话说,在一个新session中通常第一个调用的是update()方法,以便保证重新关联脱管(detached)对象的操作首先被执行。

希望相关联的脱管对象(通过引用“可到达”的脱管对象)的数据也要更新到数据库时(并且也仅仅在这种情况),应用程序需要对该相关联的脱管对象单独调用update()当然这些可以自动完成,即通过使用传播性持久化(transitive persistence),请看11.11 “传播性持久化(transitive persistence)

lock()方法也允许程序重新关联某个对象到一个新session上。不过,该脱管(detached)的对象必须是没有修改过的!

//just reassociate:

sess.lock(fritz, LockMode.NONE);

//do a version check, then reassociate:

sess.lock(izi, LockMode.READ);

//do a version check, using SELECT ... FOR UPDATE, then reassociate:

sess.lock(pk, LockMode.UPGRADE);

请注意,lock()可以搭配多种LockMode, 更多信息请阅读API文档以及关于事务处理(transaction handling)的章节。重新关联不是lock()的唯一用途。

其他用于长时间工作单元的模型会在12.3 “乐观并发控制(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中讨论。

11.7. 自动状态检测

Hibernate的用户曾要求一个既可自动分配新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保存瞬时(transient)对象,又可更新/重新关联脱管(detached)实例的通用方法。 saveOrUpdate()方法实现了这个功能。

// in the first session

Cat cat = (Cat) firstSession.load(Cat.class, catID);


// in a higher tier of the application

Cat mate = new Cat();

cat.setMate(mate);


// later, in a new session

secondSession.saveOrUpdate(cat);  // update existing state (cat has a non-null id)

secondSession.saveOrUpdate(mate); // save the new instance (mate has a null id)

saveOrUpdate()用途和语义可能会使新用户感到迷惑。 首先,只要你没有尝试在某个session中使用来自另一session的实例,你应该就不需要使用update()saveOrUpdate(),或merge()。有些程序从来不用这些方法。

通常下面的场景会使用update()saveOrUpdate()

·程序在第一个session中加载对象

·该对象被传递到表现层

·对象发生了一些改动

·该对象被返回到业务逻辑层

·程序调用第二个session的update()方法持久这些改动

saveOrUpdate()做下面的事:

·如果对象已经在本session中持久化了,不做任何事

·如果另一个与本session关联的对象拥有相同的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抛出一个异常

·如果对象没有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属性,对其调用save()

·如果对象的持久标识(identifier)表明其是一个新实例化的对象,对其调用save()

·如果对象是附带版本信息的(通过<version><timestamp>) 并且版本属性的值表明其是一个新实例化的对象,save()它。

·否则update()这个对象

merge()可非常不同:

·如果session中存在相同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的实例,用用户给出的对象的状态覆盖旧有的持久实例

·如果session没有相应的持久实例,则尝试从数据库中加载,或创建新的持久化实例

·最后返回该持久实例

·用户给出的这个对象没有被关联到session上,它依旧是脱管的

11.8. 删除持久对象

使用Session.delete()会把对象的状态从数据库中移除。当然,你的应用程序可能仍然持有一个指向已删除对象的引用。所以,最好这样理解:delete()的用途是把一个持久实例变成瞬时(transient)实例。

sess.delete(cat);

你可以用你喜欢的任何顺序删除对象,不用担心外键约束冲突。当然,如果你搞错了顺序,还是有可能引发在外键字段定义的NOT NULL约束冲突。 例如你删除了父对象,但是忘记删除孩子们。

11.9. 在两个不同数据库间复制对象

偶尔会用到不重新生成持久化标识(identifier),将持久实例以及其关联的实例持久到不同的数据库中的操作。

//retrieve a cat from one database

Session session1 = factory1.openSession();

Transaction tx1 = session1.beginTransaction();

Cat cat = session1.get(Cat.class, catId);

tx1.commit();

session1.close();


//reconcile with a second database

Session session2 = factory2.openSession();

Transaction tx2 = session2.beginTransaction();

session2.replicate(cat, ReplicationMode.LATEST_VERSION);

tx2.commit();

session2.close();

ReplicationMode决定数据库中已存在相同行时,replicate()如何处理。

·ReplicationMode.IGNORE - 忽略它

·ReplicationMode.OVERWRITE - 覆盖相同的行

·ReplicationMode.EXCEPTION - 抛出异常

·ReplicationMode.LATEST_VERSION - 如果当前的版本较新,则覆盖,否则忽略

这个功能的用途包括使录入的数据在不同数据库中一致,产品升级时升级系统配置信息,回滚non-ACID事务中的修改等等。 (译注,non-ACID,非ACID;ACID,Atomic,Consistent,Isolated and Durable的缩写)

11.10. Session刷出(flush)

每间隔一段时间,Session会执行一些必需的SQL语句来把内存中的对象的状态同步到JDBC连接中。这个过程被称为刷出(flush),默认会在下面的时间点执行:

·在某些查询执行之前

·在调用org.hibernate.Transaction.commit()的时候

·在调用Session.flush()的时候

涉及的SQL语句会按照下面的顺序发出执行:

  • 所有对实体进行插入的语句,其顺序按照对象执行Session.save()的时间顺序

  • 所有对实体进行更新的语句

  • 所有进行集合删除的语句

  • 所有对集合元素进行删除,更新或者插入的语句

  • 所有进行集合插入的语句

  • 所有对实体进行删除的语句,其顺序按照对象执行Session.delete()的时间顺序

(有一个例外是,如果对象使用native方式来生成ID(持久化标识)的话,它们一执行save就会被插入。)

除非你明确地发出了flush()指令,关于Session何时会执行这些JDBC调用是完全无法保证的,只能保证它们执行的前后顺序。当然,Hibernate保证,Query.list(..)绝对不会返回已经失效的数据,也不会返回错误数据。

也可以改变默认的设置,来让刷出(flush)操作发生的不那么频繁。 FlushMode类定义了三种不同的方式。 仅在提交时刷出(仅当Hibernate的Transaction API被使用时有效), 按照刚才说的方式刷出, 以及除非明确使用flush()否则从不刷出。 最后一种模式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保持Session为打开或者断线状态的长时间运行的工作单元很有用。 (参见 12.3.2 “长生命周期session和自动版本化”).

sess = sf.openSession();

Transaction tx = sess.beginTransaction();

sess.setFlushMode(FlushMode.COMMIT); // allow queries to return stalestate


Cat izi = (Cat) sess.load(Cat.class, id);

izi.setName(iznizi);


// might return stale data

sess.find("from Cat as cat left outer join cat.kittens kitten");


// change to izi is not flushed!

...

tx.commit(); // flush occurs

刷出(flush)期间,可能会抛出异常。(例如一个DML操作违反了约束) 异常处理涉及到对Hibernate事务性行为的理解,因此我们将在12 事务和并发中讨论。

11.11. 传播性持久化(transitive persistence)

对每一个对象都要执行保存,删除或重关联操作让人感觉有点麻烦,尤其是在处理许多彼此关联的对象的时候。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父子关系。考虑下面的例子:

如果一个父子关系中的子对象是值类型(value typed)(例如,地址或字符串的集合)的,他们的生命周期会依赖于父对象,可以享受方便的级联操作(Cascading),不需要额外的动作。 父对象被保存时,这些值类型(valuetyped)子对象也将被保存;父对象被删除时,子对象也将被删除。 这对将一个子对象从集合中移除是同样有效:Hibernate会检测到,并且因为值类型(value typed)的对象不可能被其他对象引用,所以Hibernate会在数据库中删除这个子对象。

现在考虑同样的场景,不过父子对象都是实体(entities)类型,而非值类型(value typed)(例如,类别与个体,或母猫和小猫)。实体有自己的生命期,允许共享对其的引用(因此从集合中移除一个实体,不意味着它可以被删除), 并且实体到其他关联实体之间默认没有级联操作的设置。 Hibernate默认不实现所谓的可到达即持久化(persistence byreachability)的策略。

每个Hibernate session的基本操作 - 包括 persist(), merge(), saveOrUpdate(), delete(), lock(),refresh(), evict(), replicate() - 都有对应的级联风格(cascade style)。 这些级联风格(cascade style)风格分别命名为 create, merge, save-update, delete, lock, refresh, evict, replicate。 如果你希望一个操作被顺着关联关系级联传播,你必须在映射文件中指出这一点。例如:

<one-to-one name="person" cascade="persist"/>

级联风格(cascade style)是可组合的:

<one-to-one name="person" cascade="persist,delete,lock"/>

你可以使用cascade="all"来指定全部操作都顺着关联关系级联(cascaded)。 默认值是cascade="none",即任何操作都不会被级联(cascaded)。

注意有一个特殊的级联风格(cascade style) delete-orphan,只应用于one-to-many关联,表明delete()操作 应该被应用于所有从关联中删除的对象。

建议:

·通常在<many-to-one><many-to-many>关系中应用级联(cascade)没什么意义。 级联(cascade)通常在 <one-to-one><one-to-many>关系中比较有用。

·如果子对象的寿命限定在父亲对象的寿命之内,可通过指定cascade="all,delete-orphan"将其变为自动生命周期管理的对象(lifecycle object)

·其他情况,你可根本不需要级联(cascade)。但是如果你认为你会经常在某个事务中同时用到父对象与子对象,并且你希望少打点儿字,可以考虑使用cascade="persist,merge,save-update"

可以使用cascade="all"将一个关联关系(无论是对值对象的关联,或者对一个集合的关联)标记为父/子关系的关联。 这样对父对象进行save/update/delete操作就会导致子对象也进行save/update/delete操作。

此外,一个持久的父对象对子对象的浅引用(mere reference)会导致子对象被同步save/update。不过,这个隐喻(metaphor)的说法并不完整。除非关联是<one-to-many>关联并且被标记为cascade="delete-orphan", 否则父对象失去对某个子对象的引用不会导致该子对象被自动删除。 父子关系的级联(cascading)操作准确语义如下:

·如果父对象被persist(),那么所有子对象也会被persist()

·如果父对象被merge(),那么所有子对象也会被merge()

·如果父对象被save()update()saveOrUpdate(),那么所有子对象则会被saveOrUpdate()

·如果某个持久的父对象引用了瞬时(transient)或者脱管(detached)的子对象,那么子对象将会被saveOrUpdate()

·如果父对象被删除,那么所有子对象也会被delete()

·除非被标记为cascade="delete-orphan"(删除“孤儿”模式,此时不被任何一个父对象引用的子对象会被删除), 否则子对象失掉父对象对其的引用时,什么事也不会发生。如果有特殊需要,应用程序可通过显式调用delete()删除子对象。

11.12. 使用元数据

Hibernate中有一个非常丰富的元级别(meta-level)的模型,含有所有的实体和值类型数据的元数据。 有时这个模型对应用程序本身也会非常有用。 比如说,应用程序可能在实现一种“智能”的深度拷贝算法时,通过使用Hibernate的元数据来了解哪些对象应该被拷贝(比如,可变的值类型数据), 那些不应该(不可变的值类型数据,也许还有某些被关联的实体)。

Hibernate提供了ClassMetadata接口,CollectionMetadata接口和Type层次体系来访问元数据。 可以通过SessionFactory获取元数据接口的实例。

Cat fritz = ......;

ClassMetadata catMeta = sessionfactory.getClassMetadata(Cat.class);


Object[] propertyValues = catMeta.getPropertyValues(fritz);

String[] propertyNames = catMeta.getPropertyNames();

Type[] propertyTypes = catMeta.getPropertyTypes();


// get a Map of all properties which are not collections or associations

Map namedValues = new HashMap();

for ( int i=0; i<propertyNames.length; i++ ) {

   if (!propertyTypes[i].isEntityType() && !propertyTypes[i].isCollectionType()) {

       namedValues.put(propertyNames[i], propertyValues[i] );

   }

}

http://docs.huihoo.com/hibernate/reference-v3_zh-cn/quicksta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