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民,一边工作一边旅行?(自由职业和创业者进)_自由职业

一、挣美元的夏兄

夏兄,是我在2017年写博客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博友,有一次和大家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他已经三年没有上班了,于是有了这么一段对话:

我:你没有上班吗?

夏兄:没有呀

我(吃惊):那你靠什么生活呢?(试探性的问道)

夏兄:接外包呀!

我:什么外包?(好奇中)

夏兄:TM天天黑白颠倒的,给欧美的企业做外包。

我:这也行...

夏兄:这比上班挣钱好多了。

后来交流中得知,他已经自由职业两年多了,专门给美国的一个企业做外包为生,生活过的很滋润,月月都可以领美元。

二、空壳程序员

很早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有一个美国程序员每天上班啥也不干,只需要打开电脑的远程连接,然后和同事聊聊天啥的一天就过去了。在电脑的另外一端,有一个中国的程序员每天在忙碌的帮他 Coding 代码。

由于美国程序员的工资相对比国内高很多(前两年),因此付给中国程序员工资外,自己还能留出很多的收入,这样他就成为了一个空壳程序员,或者叫做雇主程序员。

想想也挺爽的,上班后打开远程连接的窗口后,再切换一个窗口看看股票、体育新闻什么的一天工作就完成了,自己可以休闲也可以做一些副业啥的。

我没有细问夏兄是给个人做外包,还是在给企业做外包,但我知道他很喜欢这种工作方式,那个时候我还在苦逼 996 ,于是我也非常羡慕他。

三、一边工作一边旅行

自从 4G 普及依赖,微信、短视频、旅行等诸多的行业发展迅猛,同时也催生了很多新生职业,比如身边越来越多自由职业的公号党、抖音上面有很多专门做旅拍的博主、自己创业的程序员等等。

上次我在 V2EX 上面就看到一个程序员的分享贴,他找了一个可以远程工作的职位,所以他有一个设想,就是开着车一边旅游中国,一边工作,比如这个月在云南,下个月在广州等等,反正只要烦了就换地方。

这个帖子在 V2EX 讨论很是热烈,留言足足高达 4、5页,可见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度。 一方面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一方面又有很大一份部分人顾虑满满。这是一种必然情况,凡是让人羡慕的东西,毕竟都只是少数人拥有的。

全球著名的商业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盖洛普(Gallup)数据显示,约43%的美国人在2016年有在家办公的经历。在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也慢慢开始试探性的招聘一些远程办公的职位。

随着全球 5G 的到来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相信还会再创造出一批新兴的岗位,诞生出更多的自由职业。

四、 数字游民

很多人以为自由职业就不工作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自由职业以后就变得无时无刻都需要工作。只是工作地点不会受到太多空间的限制,可以是在咖啡厅,可以是在旅游的飞机上,也可以是某一个旅游的国家。

随着一边周游世界,一边通过互联网远程工作的人群越来越多,甚至给这个群体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数字游民。

数字游民是什么?我在网上找了一段资料,描述得很贴切:

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代表了一种被新时代赋予可能性的全新生活方式,它特指那些完全依靠互联网创造收入,并借此打破工作与工作地点间的强关系,达成不受地域限制(location independent,以下简称LI),全球移动生活的人群。

如今这类“数字游民”越来越多,它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很多朋友习惯于把数字游民的职业选择范围等同于自由职业,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准确。

举例来说,文案,设计,翻译,编程这些技能,都很适合做线上自由职业。而签证,法务,保险,理财等业务,只要你掌握一定的线下资源或则信息不对等,也非常容易转化为线上付费服务。

很多朋友会认为自由职业收入不够稳定, 那其实你的工作收入就稳定吗?从短期来看工作收入比较稳定,从长期来看自由职业收入反而更稳定。

自由职业工作一般具有复利效应,刚开始的时候很难,收入不稳定、收入很低,一旦走入正轨后面会越来越顺。

虽然我特别喜欢自由职业,但我仍然不大家直接出来做自由职业,因为自由职业并不适合每个人。

不是任何事情都适合自己,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五、 热于交流

自从我开启自由职业之后,我发现自由职业的朋友,已经不是一个小的群体了,他们普遍都有一些共同特点,更崇尚自由、更具有冒险精神、更自信能够把握自己的未来。

同时可能因为经常独立工作的原因,他们都非常热于分享,喜欢交流。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外面参加了很多活动,也认识了更多的自由职业工作者,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对这点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