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存储系统,无论是较早的单体式还是现在的模块化架构,都基于向上扩展(Scale-up)的设计,而在存储世界中,开始流行新的虚拟存储架构,叫做“Scale-Out”。传统模式由于不是虚拟存储架构,不可避免的让存储系统会遇到性能瓶颈问题,存储系统必然会出现性能拐点,Scale-UP这种架构有其巨大的局限性。而IBM的XIV用的则是Scale Out架构。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只有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易扩展的、易管理的存储系统才能够让企业即不会超出预算,又为将来发展做好准备。这本来就是存储系统的发展趋势。基于Scale-Out架构的存储系统产品在这几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也佐证了这个趋势。
最为低端的磁盘阵列有单控制器的配置,稍微复杂一点的存储系统一般 都是双控制器配置,而后端的磁盘数量还可以不断扩展。但总体来说,我们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存储系统架构上去升级扩展,当扩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难继续扩展下去,尤其是前端控制器的数量。也因此导致了当后端磁盘不断增多,而前端控制器无法扩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性能瓶颈。
       XIV采用了大规模并行的网格概念。在XIV存储系统里面,没有任何集中的模块,是一个一个粒度很细的网格组成的。每个网格我们叫数据模块,每个独立的数据模块包括紧耦合的CPU处理能力,缓存能力加上磁盘存储能力。它是把原来在用户传统的集中式存储架构中松耦合的内存、CPU和磁盘紧耦合 在一块,做成一个一个小的网格单元,通过网格单元高速互联、堆叠,形成群集计算或者群集存储相应能力。整个存储系统内部是由很多这样的网格堆积而成的,用高速互联的方式、交换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用户数据分布上采用的是粒度很细的数据分布的方式。将来用户整个前端的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其进来之后,通过大规模并行的方式,把所有的数据通过均衡的方式会分布到后端所有的网格结构之上,同时也会均匀分布到所有的物理驱动器之上,通过这种粒度很细的数据分布,实际上是通过软件并行的机制让硬件的并行架构充分发挥作用。
“实际上就相当于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群众的力量,通过大规模并行的方式,可以让后端所有的网格单元,让后端所有磁盘驱动器并发响应前端应用的需求,实现性能、可靠性方面的改进。”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中国区XIV技术专家王晓冬先生介绍道:“这里面任何一个网格不比另外一个网格更高贵,更重要,所有单元是完全对等的结构。通过细粒度的数据分布,通过大规模的并行实现系统的高速的吞吐。”
如今,基于Scale-Out架构的存储厂商 3PAR、Isilon等等都在最近几年获得了飞快的发展。所以,基于Scale-Out架构的XIV必然会成为IBM在存储领域的新“带头大哥”。现在连EMC高端存储系统Symmetrix V-MaX也开始采用 Scale-Out架构(EMC方面采用了 “Scale-Up和Scale-Out两种架构的结合”的说法),这或多或少能够说明Scale-Out架构将在未来存储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IBM存储官方微博
IBM存储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