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ema name="dbname" checkSQLschema="false" sqlMaxLimit="10000" dataNode="ds_5">

<table name="tablename" primaryKey="id" dataNode="ds_$5-6" rule="mod-long-customer">

<childTable name="child_tablename" joinKey="join_id" parentKey="id"> </childTable>

</table>

<table name="tablename" dataNode="ds_5"> </table>
</schema>

<schema name="dbname2" checkSQLschema="false" sqlMaxLimit="10000" dataNode="ds_5"/>

 

<schema name="dbname" checkSQLschema="false" sqlMaxLimit="10000" dataNode="ds_5">

checkSQLschema就是打开SQL语句检查,把带schema名字的查询改写成不带的,一般查询最好不要带schema名字

sqlMaxLimit每条执行的SQL语句,如果没有加上limit语句,MyCat也会自动的加上所对应的值。对于非分片表执行sql语句,这个属性也不会生效

 

<table name="tablename" primaryKey="id" dataNode="ds_$5-6" rule="mod-long-customer"></table>

name属性定义逻辑表的表名,这个名字就如同我在数据库中执行create table命令指定的名字一样,同个schema标签中定义的名字必须唯一。

dataNode属性:定义这个逻辑表所属的dataNode, 该属性的值需要和dataNode标签中name属性的值相互对应。如果需要定义的dn过多可以使用上面配置的的方法减少配置

rule属性:该属性用于指定逻辑表要使用的规则名字,规则名字在rule.xml中定义,必须与tableRule标签中name属性属性值一一对应。

ruleRequired属性:该属性用于指定表是否绑定分片规则,如果配置为true,但没有配置具体rule的话 ,程序会报错。

primaryKey属性:该逻辑表对应真实表的主键,例如:分片的规则是使用非主键进行分片的,那么在使用主键查询的时候,就会发送查询语句到所有配置的DN上;如果使用该属性配置真实表的主键,那么MyCat会缓存主键与具体DN的信息,那么再次使用非主键进行查询的时候就不会进行广播式的查询,就会直接发送语句给具体的DN,但是尽管配置该属性,如果缓存并没有命中的话,还是会发送语句给具体的DN,来获得数据。

type属性:该属性定义了逻辑表的类型,目前逻辑表只有“全局表”和”普通表”两种类型。全局表:global。普通表:不指定该值为globla的所有表。

autoIncrement属性:自增id相关,不推荐使用

needAddLimit属性:指定表是否需要自动的在每个语句后面加上limit限制。由于使用了分库分表,数据量有时会特别巨大。这时候执行查询语句,如果恰巧又忘记了加上数量限制的话。那么查询所有的数据出来,也够等上一小会儿的。所以,mycat就自动的为我们加上LIMIT 100。当然,如果语句中有limit,就不会在次添加了。这个属性默认为true,你也可以设置成false`禁用掉默认行为。

 

<childTable name="child_tablename" joinKey="order_id" parentKey="id"> </childTable>

name属性

joinKey属性:插入子表的时候会使用这个列的值查找父表存储的数据节点(子表外键)。

parentKey属性:属性指定的值一般为与父表建立关联关系的列名。程序首先获取joinkey的值,再通过parentKey属性指定的列名产生查询语句,通过执行该语句得到父表存储在哪个分片上。从而确定子表存储的位置。

primaryKey属性:同table标签所描述的(父表键)。

needAddLimit属性:同table标签所描述的。

-- 在各个分库中创建相关表
create table test_f(
id int not null
,city_id int not null
,username varchar(20)
,intime datetime
,primary key(id)
);
create table test_s(
id int not null
,fid int not null
,subname varchar(20)
,intime datetime
,primary key(id)
);

-- schema.xml 数据库配置 主子表,主表按 city_id 哈希分50张表
<schema name="db_name_logic" checkSQLschema="false" >
<table name="test_f" primaryKey="id" dataNode="fxt_newfdc_d$0-49" rule="mod-cityid">
<childTable name="test_s" joinKey="fid" parentKey="id"> </childTable>
</table>
</schema>

-- 重启 mycat ,连接 mycat 插入数据

-- 主表
insert into test_f(id,city_id,username,intime)values(1,33,'kk',CURRENT_TIME());
-- 子表
insert into test_s(id,fid,subname,intime)values(1,1,'subkk',CURRENT_TIME());

-- 子表,错误,fid 在主表找不到
insert into test_s(id,fid,subname,intime)values(2,2,'subkk',CURRENT_TIME());

[SQL]insert into test_s(id,fid,subname,intime)values(1,2,'subkk',CURRENT_TIME());
[Err] 1064 - cannot find (root) parent sharding node for sql:insert into test_s(id,fid,subname,intime)values(1,2,'subkk',CURRENT_TIME())


-- 到具体发分库查询,可以看到子表数据与主表都在同一个库
select * from db33.test_f;
select * from db33.test_s;

 

 

<dataNode name="ds_5" dataHost=" host_99" database="db4" />

name属性

dataHost属性:该属性用于定义该分片属于哪个数据库实例的,属性值是引用dataHost标签上定义的name属性

database属性:该属性用于定义该分片属性哪个具体数据库实例上的具体库,因为这里使用两个纬度来定义分片,就是:实例+具体的库。因为每个库上建立的表和表结构是一样的。所以这样做就可以轻松的对表进行水平拆分。

 

<dataHost name="host_99" maxCon="1000" minCon="50" balance="1"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heartbeat>select user()</heartbeat>
<writeHost host="test" url="10.202.4.181:3306" user="test" password="test">
<readHost host="slave" url="10.202.4.181:3307" user="root" password="sf123456"/>
</writeHost>
</dataHost>

name属性

maxCon属性:指定每个读写实例连接池的最大连接。也就是说,标签内嵌套的writeHost、readHost标签都会使用这个属性的值来实例化出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

minCon属性:指定每个读写实例连接池的最小连接,初始化连接池的大小。

balance属性:

- balance="0",  不开启读写分离机制,所有读操作都发送到当前可用的 writeHost 上。
- balance="1", 全部的 readHost 与 stand by writeHost 参与 select 语句的负载均衡,简单的说,当双主双从模式(M1->S1,M2->S2,并且 M1 与 M2 互为主备),正常情况下,M2,S1,S2 都参与 select 语句的负载均衡。
-  balance="2", 所有读操作都随机的在 writeHost、readhost 上分发。
- balance="3", 所有读请求随机的分发到 wiriterHost 对应的 readhost 执行,writerHost 不负担读压力,注意 balance=3 只在 1.4 及其以后版本有,1.3 没有。

writeType属性

- writeType="0", 所有写操作发送到配置的第一个 writeHost,第一个挂了切到还生存的第二个writeHost,重新启动后已切换后的为准,切换记录在配置文件中:dnindex.properties(不自动切换) . 
- writeType="1",所有写操作都随机的发送到配置的 writeHost,1.5 以后废弃不推荐。(默认值,自动切换。)

dbType属性:指定后端连接的数据库类型,目前支持二进制的mysql协议,还有其他使用JDBC连接的数据库。例如:mongodb、oracle、spark等。

dbDriver属性:指定连接后端数据库使用的Driver,目前可选的值有nativeJDBC。使用native的话,因为这个值执行的是二进制的mysql协议,所以可以使用mysql和maridb。其他类型的数据库则需要使用JDBC驱动来支持。

switchType属性:

-1 表示不自动切换

1 默认值,自动切换

2 基于 MySQL 主从同步状态决定是否切换,心跳语句必须为show slave status

3 基于 MySQL galary cluster 的切换机制(适合集群)心跳语句必须为show status like ‘wsrep%’

slaveThreshold主从同步状态决定是否切换,延迟超过这个就不切换. 主从的延迟在多少秒以内,则把读请求分发到这个从节点,否则不往这个节点分发

 

heartbeat标签:这个标签内指明用于和后端数据库进行心跳检查的语句。例如,MYSQL可以使用select user(),Oracle可以使用select 1 from dual等。

writeHost标签、readHost标签:这两个标签都指定后端数据库的相关配置给mycat,用于实例化后端连接池。唯一不同的是,writeHost指定写实例、readHost指定读实例,组着这些读写实例来满足系统的要求。在一个dataHost内可以定义多个writeHost和readHost。但是,如果writeHost指定的后端数据库宕机,那么这个writeHost绑定的所有readHost都将不可用。另一方面,由于这个writeHost宕机系统会自动的检测到,并切换到备用的writeHost上去。

- host属性:用于标识不同实例

- url属性:后端实例连接地址,如果是使用native的dbDriver,则一般为address:port这种形式。用JDBC或其他的dbDriver,则需要特殊指定。当使用JDBC时则可以这么写:jdbc:mysql://localhost:3306/。

- user属性:后端存储实例需要的用户名字

- password属性:后端存储实例需要的密码

双主配置参考:

<dataHost name="host_176" maxCon="300" minCon="100" balance="2"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2" slaveThreshold="100">
<heartbeat>show slave status</heartbeat>
<writeHost host="hostM1" url="192.168.1.176:3306" user="root" password="mysql">
<readHost host="hostS1" url="192.168.1.176:3307" user="root" password="mysql" />
</writeHost>
<writeHost host="hostM2" url="192.168.1.176:3307" user="root" password="mysql"></writeHost>
</dataHost>

balance=2: 所有读操作都随机的在 writeHost、readhost 上分发
writeType=0: 所有写操作发送到配置的第一个 writeHost,第一个挂了切到还生存的第二个writeHost
switchType=2: 基于 MySQL 主从同步状态决定是否切换,心跳语句必须为show slave status
slaveThreshold: 主备延迟 Seconds_Behind_Master 超过 slaveThreshold 则不连接备库,避免延迟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