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属性与方法的使用十分频繁。接下来对属性的基础操作进行简单的学习小结。

    在Python OOP中,属性的操作一般有如下几种:

        1,添加属性

        2,修改属性的值

        3,获取属性的值

        4,删除属性

    通过一段简单的示范代码来说明一下:

class DemoClass:

    pass


obj = DemoClass()


# add new attribute

obj.value = 123


# get the value of attribute

print(obj.value)


# modify the value of attribute

obj.value = 456

print(obj.value)


# delete attribute

del obj.value


try:

    print(obj.value)

except:

    print("error")

    在上面的代码中,分别通过注释说明了相应的操作是什么含义。在上面的代码中,简单展示了属性的添加、修改、获取值以及删除几种操作。其中,删除后的属性肯定是不能够访问的,这样通过一个try语句避开了上面可能抛出的错误。

    程序的执行结果如下:

grey@DESKTOP-3T80NPQ:/mnt/e/01_workspace/02_programme_language/03_python/03_OOP/2017/08$python attr_demo.py

123

456

Error

    从上面的结果,大致做如下小结:

    1,直接给对象加一个属性的赋值操作,如果属性不存在则会创建新的属性;

    2,对于对象的属性赋值操作,如果属性已经存在则会进行修改操作;

    3,属性的数值获取,类似于C语言中的数据结构;

    4,属性删除之后,相应的信息不能够继续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