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学习汇总: https://github.com/GreyZhang/little_bits_of_raspberry_pi

         之前我自己已经买过几个版本的树莓派,基本上选择的时候我都会选择产品中的最高配置。可能是出于理科生的一种偏执,不管是买电脑、手机还是这种开发板,似乎我总是选择最高配置,就怕什么时候自己的设备性能成为瓶颈。其实,过去接近2年的时间里,我开始慢慢尝试用数据来衡量自己的需求。通过我自己对树莓派的使用统计,其实90%以上的时间,配置根本不是我需求的瓶颈。

         我现在最常用的是一个树莓派3B,1GB的RAM平时使用的用量很少能够到400MB,因此当我看到这个512MB RAM的树莓派3A+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板子其实应该几乎是100%满足我对这种设备的需要的。

         具体的参数以及性能我不去列数了,不是很重要,直接看看如何把这个设备用起来。

         之前使用的树莓派都是带有网口的,而我自己使用的过程中基本也是直接放在路由器旁边,直接接一条网线使用。树莓派3A+的PCB版面缩小了很多,网口取消了,USB也只剩下了一个。在连接网络的时候,只能够通过WiFi来处理。不过,这样让设备看上去更加简洁。

         我给树莓派用的电源其实是一个5V 1.5A的,达不到标称的基本参数。不过之前这种欠压模式下,我的树莓派3B也用了很久没有掉链子。当然,如果有人咨询我如何选择这种电源的时候毫无疑问,肯定得按照官方的推荐参数来好一些。

         我给3A+选择的SD卡是一个64GB的卡,相比我现在拿来做NAS用的树莓派3B这个真是奢侈了,我的3B当初只配备了8GB的SD卡。

         64GB使用的时候可以任性一点,我选择了最大的系统镜像包。安装系统的过程可以省略XX字。这里,有一个值得小结的是如何通过修改SD卡中的信息让树莓派可以自动联网。

         在安装了树莓派系统的SD卡boot分区中创建一个名为ssh的空文件以开启ssh服务。同时,创建一个名称为wpa_supplicant.conf的文件,里面增加如下信息:

country=CN

ctrl_interface=DIR=/var/run/wpa_supplicantGROUP=netdev

update_config=1

network={

    ssid="WiFi名称"

    psk="WiFi密码"

    key_mgmt=WPA-PSK

}

         之后,启动树莓派3A+即可连接到网络。这时候,通过路由器的后台查看可以看到树莓派3A+的信息。这时候,可以通过ssh连接树莓派3A+。连接的时候配置主机需要写raspberrypi.local,之后可以连接到SSH。这个过程需要使用这个地址而不是IP,后续如果通过配置使能了SSH之后可以通过树莓派连接SSH。如果网络里面有两个树莓派,有时候会有一定的冲突,但是使用IP访问会解决这样的问题。

744_树莓派3A+使用初体验_树莓派3

         这是树莓派3A+一般待机状态下的资源占用。我把之前折腾过的几十种软件或者服务直接扔了上去,也远程界面登录了一下。

744_树莓派3A+使用初体验_树莓派_02

         这是通过远程桌面访问的效果。

744_树莓派3A+使用初体验_安装系统_03

744_树莓派3A+使用初体验_树莓派_04

744_树莓派3A+使用初体验_树莓派_05

         现在的系统中安装了不少软件,还是可以折腾很多东西的。我觉得即使是这样配置,以我现在的日常需求想要榨干它的能力还是很难的,其实这个配置也还不错。后续,或许可以尝试如何去榨干他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