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学习汇总: https:///GreyZhang/hack_autosar

第4章看起来算是这次需要关注的地方。接下来,逐个看一下,今天先看软件架构。

提供分层的软件架构,这个基本上是我现在理解的一个层级程度了。至于各个层级之间的交互方式,我觉得是我接下来我得是我该花点时间去研究的。

AUTOSAR应该提供一个硬件的抽象层。但是,MCAL对其他模块的访问权限加以限制,不能够放开了去访问硬件。而其他的软件模块,应该是与硬件解耦的。其实,有了这么一点,我觉得软件架构就有一定的复用度了。这样,也让我有点好奇,RTE究竟可以提供什么更好的功能?

应用软件可以重新再分配。AUTOSAR应开发机制,方法和过程,以使软件组件的重新分配可以独立于通信基础结构进行。看上去,这个应该是要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机制。关于这部分,我现在接触的软件中暂时还是没有体验到。

应用软件模块之间的通信,应该有一个标准化的软件接口,这个应该是RTE?

应该提供与网络无关的通信机制,这样,不同的网络通信方式的切换的时候应该会有比较好的移植性。如果是这样,CAN改成CAN FD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困难。看起来,这样的机制我太需要了,实现方式会是接口标准化还是工具化?

看起来,这个并不是支持共享和优化,而是一个可移植性的说法。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一个系统中多个控制器,一个负荷高,可以转移到负荷低的控制器上去优化系统的分配。

AUTOSAR软件还能够支持旧软件的集成,那又是什么机制呢?一会儿标准化,一会儿非标准化,到底是怎么个玩法?

支持与非AUTOSAR的控制器在同一个网络,这个理解起来跟前面的软件模块集成可能会简单一些。

支持信息隐藏的原则。

支持包括网关在内的网络拓扑,批量支持E/E架构。现在E/E也是一个比较火的词儿,趁着这个机会,后面找时间好好理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