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推荐延展咨询资深顾问 王晓东文章

装备制造行业是基础工业,其产品是生产资料,是生产其他居民消费品的前提,其产量和质量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与日用消费品不同,装备制造企业,大多还采用按客户订单进行制造的生产模式,客户个性化要求加上产品的高单价(单台产品时常是数千万元),使得企业很难批量制造。
装备制造业被称为“工业之母”,但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足30%,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发展潜力巨大。
近十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迅速,并逐渐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更多装备制造企业关注信息化,希望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再登新高。
一、市场竞争、政策导向等外部环境支持
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内在质量、综合竞争力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自2003年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连续5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其中,200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为3320亿美元,已超过2005年德国的2967亿美元,但去除电子装备与交通运输设备,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为1781亿美元,仍落后于2005年德国的水平。
近些年,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工作。2011年,《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机械、船舶、汽车、纺织、电子、能源、国防工业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深化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生产装备、过程控制、物料管理等环节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信息共享、系统整合和业务协同,提高精准制造、高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二、人才成长、管理服务等资源力量凝聚
随着装备制造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有部分高端人才走出国门,看到了国内的差距,凭着天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强烈渴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企业基层人才技能与素质也大提升,绝大部分人员都接受大学专业知识教育,计算机操作水平远远高于老一辈工人,为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本土管理咨询、软件公司开始关注装备制造业信息化
十年前,软件公司和实施公司更多关注于消费品企业,用了十多年时间普及ERP等管理软件。近年来,国内高成长的管理咨询开始关注装备制造业,例如,延展咨询企业他们致力于研究按单制造的管理特点和应用方案。当某些业内企业还在怀疑信息化的功效时,本土优秀的技术、咨询类公司表现出来的自信与勇于承担,是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突破、发展的保证。
综上所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道路将越发美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信息化时代,为企业管理做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