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计组、操作系统复习大纲)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概念与功能 1.2 组成与分类 1.3 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1.4 性能指标 1.5 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2.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2.1 OSI参考模型概述 2.2 OSI参考模型各层分析 2.3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的异同点 2.4 5层参考模型

第二章 物理层

1. 通信基础

1.1 物理层基本概念 1.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3 奈氏准则与香农定理 1.4 编码与调制 1.5 数据交换方式

2. 传输介质

2.1 物理层传输介质

3. 物理层设备

3.1 物理层设备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 组帧

2.1 字符计数法 2.2 字符填充法 2.3 零比特填充法 2.4 违规编码法

3. 差错控制

3.1 检错编码 3.2 纠错编码

4. 流量控制和可靠传输机制

4.1 停止 - 等待协议 4.2 后退N帧协议(GBN) 4.3 选择重传协议(SR)

5. 介质访问控制

5.1 频分多路复用FDM 5.2 时分多路复用TDM 5.3 统计时分复用STDM 5.4 波分多路复用WDM 5.5 码分多路复用CDM 5.6 纯ALOHA协议 5.7 时隙ALOHA协议 5.8 CSMA协议 5.9 CSMA / CD协议 5.10 CSMA / CA协议 5.11 轮询协议 5.12 令牌传递协议

6. 局域网

6.1 局域网拓扑结构 6.2 局域网传输介质 6.3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6.4 局域网的分类 6.5 MAC子层和LLC子层

7. 以太网概述

7.1 适配器与MAC地址 7.2 以太网MAC帧 7.3 高速以太网 7.4 IEEE 802.11

8. 广域网

8.1 PPP协议 8.2 HDLC协议

9. 数据链路层设备

9.1 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9.2 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9.3 透明网桥 9.4 源路由网桥 9.5 以太网交换机 9.6 冲突域和广播域

第四章 网络层

1. 网络层的功能

1.1 网络层功能概述 1.2 IP数据报格式 1.3 IP数据表分片

2. IPv4

2.1 IPv4地址 2.2 子网划分 2.3 子网掩码 2.4 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 2.5 无分类编址CIDR 2.6 超网 2.7 最长前缀匹配

3. 重要协议

3.1 ARP协议 3.2 DHCP协议 3.3 ICMP协议

4. Ipv6

4.1 IPv6数据报格式 4.2 IPv6与IPv4的区别 4.3 IPv6地址表示形式 4.4 IPv6向IPv6过渡的策略

5. 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的概述

5.1 路由算法的分类 5.2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5.3 RIP协议及距离向量算法 5.4 RIP协议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慢 5.5 OSPF协议 5.6 BGP协议 5.7 三种路由协议比较

6. IP组播

6.1 IP数据报的三种传输方式 6.2 IP组播地址 6.3 IGMP协议与组播路由选择协议 6.4 组播路由选择协议

7. 移动IP

8. 网络层设备

8.1 路由器 8.2 三层设备的区别

第五章 传输层

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1 传输层的两个协议 1.2 传输层的寻址与端口

2. UDP协议

2.1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概述 2.2 UDP首部格式 2.3 UDP校验

3. TCP协议

3.1 TCP协议的特点 3.2 TCP报文段首部格式 3.3 TCP连接管理 3.4 SYN洪泛攻击 3.5 TCP的连接释放 3.6 TCP可靠传输 3.7 TCP流量控制 3.8 TCP拥塞控制

第六章 应用层

1. 网络应用模型

1.1 应用层概述 1.2 网络应用模型

2. 域名系统(DNS)

2.1 域名 2.2 域名服务器 2.3 域名解析过程

3. 文件传输协议(FTP)

3.1 FTP服务器和用户端 3.2 FTP工作原理 3.3 文件传送协议FTP

4. 电子邮件

4.1 电子邮件系统组成结构 4.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4.3 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MIME 4.4 邮局协议POP3 4.5 网际报文存取协议IMAP 4.6 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

5. 万维网(WWW)

5.1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5.2 HTTP协议的特点 5.3 HTTP协议的连接方式 5.4 HTTP报文结构


操作系统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操作系统的概念(定义) 1.2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目标 - 作为系统资源管理者 1.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目标 - 向上层提供方便易用的服务 1.4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目标 - 作为最接近硬件的层次

2. 操作系统的特征

2.1 并发 2.2 共享 2.3 虚拟 2.4 异步

3.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3.1 手工操作阶段 3.2 批处理阶段 - 单道批处理系统 3.3 批处理阶段 - 多道批处理系统 3.4 分时操作系统 3.5 实时操作系统 3.6 其他几种操作系统

4. 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4.1 内核程序与应用程序 4.2 特权指令与非特权指令 4.3 内核态与用户态

5. 中断和异常

5.1 中断的作用 5.2 中断的类型 5.3 中断机制的基本原理

6. 系统调用

6.1 系统调用与库函数的区别 6.2 系统调用的过程

7.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7.1 操作系统的内核 7.2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8. *中国古代的操作系统

8.1 运行机制 8.2 特权指令与非特权指令 8.3 内中断 8.4 外中断 8.5 系统调用

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进程管理

1. 进程与线程

1.1 进程的概念 1.2 进程的组成 1.3 进程的特征 1.4 进程的状态及转换 1.5 进程的组织 1.6 进程控制 - 原语 1.7 进程通信 1.8 线程、多线程模型

2. 处理机调度

2.1 调度的三个层次 2.2 进程调度的时机、切换与过程、进程调度方式 2.3 调度算法的评价指标 2.4 调度算法

3. 进程同步与进程互斥

3.1 进程同步与互斥的概念 3.2 进程互斥的软件实现方法 3.3 进程互斥的硬件实现方法 3.4 信号量类型 3.5 信号量机制 3.6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3.7 多生产者-多消费者问题 3.8 吸烟者问题 3.9 读者写者问题 3.10 哲学家进餐问题 3.11 管程

4. 死锁

4.1 死锁的概念 4.2 死锁的处理 4.3 预防死锁 4.4 避免死锁 4.5 死锁的检测和解除

第三章 内存管理

1. 内存管理

1.1 内存的基础知识 1.2 装入的三种方式 1.3 链接的三种方式 1.4 内存管理概念(空间分配与回收、空间扩充、地址转换、存储保护) 1.5 内存扩充 - 覆盖与交换技术 1.6 内存分配 -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1.7 内存分配 - 连续分配 -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1.8 内存分配 - 非连续分配 - 基本分页储存管理 1.9 分页储存 - 基本地址变换机构 1.10 分页储存 - 具有快表的地址变换机构 1.11 分页储存 - 两级页表 1.12 内存分配 - 非连续分配 - 基本分段储存管理 1.13 内存分配 - 非连续分配 - 段页式管理方式

2. 虚拟内存管理

2.1 虚拟内存的基本概念 2.2 请求分页管理方式 2.3 页面置换算法 2.4 页面分配策略

第四章 文件管理

1. 文件系统基础

1.1 初识文件管理 1.2 文件的逻辑结构 1.3 文件目录 1.4 文件的物理结构 1.5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1.6 文件的基本操作 1.7 文件共享 1.8 文件保护

2. 文件系统实现

3. 磁盘组织与管理

3.1 磁盘的结构 3.2 磁盘调度算法 3.3 减少延迟时间的方法 3.4 磁盘的管理

4. 本章小结

4.1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示例

第五章 输入输出管理

1. I/O 管理概述

1.1 I/O 设备的概念和分类 1.2 I/O 设备 1.3 I/O 控制方式 1.4 I/O 软件层次结构

2. I/O 核心子系统

2.1 I/O 调度 2.2 设备保护 2.3 假脱机技术(SPOOLing技术) 2.4 设备的分配与回收 2.5 缓冲区管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 计算机发展历程

1.1 硬件的发展 1.2 摩尔定律 1.3 软件的发展 1.4 目前的发展趋势

2.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2.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2 各个硬件的工作原理 2.3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3.1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3.2 CPU的性能指标 3.3 系统整体性能指标 3.4 性能指标的思考

第二章 数据的表示与运算

1. 数制与编码

1.1 进位计数制 1.2 BCD码 1.3 字符与字符串 1.4 奇偶校验 1.5 海明码 1.7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码)

2. 定点数的表示与运算

2.1 定点数的表示 2.2 各种码的作用 2.3 定点移位运算 2.4 加减运算 2.5 乘法 2.6 除法

3. 浮点数的表示与运算

3.1 浮点数的表示 3.2 浮点数标准 IEEE 754 3.3 浮点数的运算

4. 算数逻辑单元(ALU)

4.1 ALU 4.2 电路基本知识 4.3 加法器的实现

第三章 存储系统

1. 存储器概述

1.1 层次结构 1.2 分类 1.3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2.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

2.1 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2.2 DRAM和SRAM 2.3 ROM

3. 主储存器与CPU的链接

3.1 单块存储芯片与CPU的连接 3.2 多块存储芯片与CPU的连接

4. 双端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 提升主存速度

4.1 存取周期 4.2 双端口RAM 4.3 多模块存储器 4.4 实现双通道内存

5. 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

5.1 概述 5.2 主存映射方式 5.3 替换算法 5.4 写策略 5.5 多级缓存 5.6 页式存储器

6. 虚拟存储器

6.1 页式虚拟存储器 6.2 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6.3 段式虚拟存储器 6.4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第四章 指令系统

1. 指令格式

1.1 指令的定义 1.2 按地址码数目分类 1.3 按指令长度分类(定长、变长) 1.4 按操作码长度分类(定长、可变长) 1.5 按操作类型分类(数据传送、运输、程序控制、输入输出) 1.6 扩展操作码

2. 指令的寻址方式

2.1 指令寻址相关概念 2.2 数据寻址 2.3 跳跃寻址 2.4 硬件如何实现数的比较 2.5 堆栈寻址

3. CISC 和 RISC 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1. CPU的功能与基本结构

1.1 CPU的功能 1.2 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功能 1.3 运算器的基本结构 1.4 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1.5 CPU的基本结构

2. 指令执行过程

2.1 指令周期 2.2 数据流 2.3 指令执行方案

3. 数据通路的功能与基本结构

3.1 CPU内部总线 3.2 专用数据通路方式 3.2.1 例题

4. 控制器的功能与工作原理

4.1 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 4.2 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4.3 微指令的设计 4.4 微程序控制单元的设计 4.5 微程序设计分类 4.6 硬布线与微程序的比较 4.7 微程序控制器总结

5. 指令流水线

5.1 定义 5.2 表示方式 5.3 性能指标 5.4 机器周期的设置 5.5 影响流水线的因素 5.6 流水线的分类 5.7 流水线的多发技术 5.8 五段式指令流水线

6. 总结

第六章 总线

1. 总线的概述

1.1 特点 1.2 特性 1.3 分类 1.4 结构 1.5 性能指标

2. 总线仲裁

2.1 集中总裁方式 2.2 分布总裁方式

3. 总线操作与定时

3.1 总线传输的四个阶段 3.2 定时

4. 总线标准

4.1 系统总线 4.1.1 ISA、EISA 4.2 局部总线 4.3 设备总线 4.4 上述各总线标准的速度对比 4.5 为何串行总线会取代并行总线 4.6 奔腾第三代处理器总线标准实例

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输入输出系统

1. I/O 系统基本概念

1.1 I/O系统基本组成 1.2 I/O控制方式

2. 外部设备

2.1 输入设备 2.2 输出设备 2.3 外存储器

3. I/O 接口

3.1 作用 3.2 内部接口与外部接口 3.3 工作原理 3.4 I/O端口与编址方式 3.5 类型

4. I/O 方式

4.1 程序查询方式 4.2 中断的作用与原理 4.3 多重中断 4.4 程序中断方式 4.5 DMA控制器


最后

::: hljs-center

新人制作,如有错误,欢迎指出,感激不尽!

:::

::: hljs-center

欢迎关注公众号,会分享一些更日常的东西!

:::

::: hljs-center

如需转载,请标注出处!

:::

::: hljs-center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