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总结
本文围绕芝麻作物与杂草图像目标检测技术展开,阐述了其在农业精准管理中的背景意义、检测方法、杂草种类与分布、防治措施,并提供了数据集获取方式,最后对未来进行展望。
一、背景与意义
- 芝麻的重要性:芝麻是重要经济作物,含油量高,用于食品工业、饲料、肥料等。
- 杂草的危害:杂草与芝麻争夺资源,影响生长发育,降低产量。连续种植芝麻发病率高,杂草萌发快易形成草荒。
- 图像目标检测技术的意义:可准确识别芝麻和杂草,为精准除草提供依据,减少农药浪费,保护环境和健康,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二、检测方法概述
-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以 DINO 为基础,收集标注数据集,加入轻量降噪网络,替换优化 backbone,实现快速准确检测。
- 基于 YOLOV3 的方法: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对图像进行处理,特征提取部分使用深度学习模型,目标检测阶段利用提取的特征进行检测。
- 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的方法:采集图像建立数据集并标注,训练杂草目标检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实时监测。
- 田间杂草的图像识别技术:关键步骤包括绿色植物与土壤背景分割、作物与杂草分割,常用方法有模板匹配和神经网络识别杂草。
三、芝麻田杂草种类与分布
- 不同地区的杂草种类:以东北地区为例,芝麻田杂草约有 16 种,分属 12 科,一年生杂草占多数。
- 杂草图谱:介绍了田旋花和铁苋的识别要点、生物学特性、分布与危害。
四、防治措施
- 化学除草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注意施药时期,配药用水量要合适,清洗喷雾器。
- 化学除草施用时期:包括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和苗后茎叶处理,详细说明了不同时期可用的除草剂及使用方法。
-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推荐用金都尔,有特定杂草的地块可选用二甲戊灵,不建议用乙草胺;出苗后除草针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有不同选择,还可小面积试用多效唑。
五、数据集地址
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猫脸码客”获取相关数据集。
六、未来展望
- 检测精度方面:通过优化算法和模型,结合先进技术,引入更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提高识别准确率。
- 拓展应用范围方面:与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设备结合,实现实时监测和自动化除草,应用于芝麻种植全过程管理。
- 加强产学研合作: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合作开展实地试验和示范,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