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组织级过程性能(Organizational Process Performance, OPP)的目的在于建立并维护对组织标准过程集中所选定过程性能的量化理解,以支持达成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并提供过程性能数据、基线与模型,以量化管理组织的项目。

二、简介

“组织级过程性能”过程域涉及以下活动:

• 基于业务目标建立组织级量化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见术语表中“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的定义。)

• 选择需要进行过程性能分析的过程或子过程

• 建立用于过程性能分析的度量项定义(见术语表中“过程性能”的定义。)

• 建立过程性能基线与过程性能模型(见术语表中“过程性能基线”与“过程性能模型”的定义。)

基于项目与组织的需要,可以适当在组织的不同级别,包括个别项目或相关项目的组合,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进行过程性能基线与模型的创建。

组织的公共度量项包括过程与产品度量项,可用于描述组织个体项目过程的实际性能特征。通过分析所产生的度量,可以建立结果的分布或范围,当用于个体项目时,这个分布或范围描述期望的过程性能特征。

度量质量与过程性能可以包括将现有的度量项与附加的衍生度量项相结合以提供对项目或组织级别总体效率与效果的更深入了解。在组织级的分析可用于研究生产率、提高效率、以及增加组织中各项目的生产能力。

期望的过程性能可用于建立项目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并且可用作与实际项目绩效比较的基线。此信息用来量化地管理项目。反过来,每一个量化管理的项目所提供的实际绩效结果,也将成为对所有项目可用的组织级过程资产的一部分。

过程性能模型用来表示过去和当前的过程性能,并且用来预测过程将来的结果。例如,已交付产品的潜在缺陷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复杂度之类的工作产品属性与诸如同级评审准备时间之类的过程属性的度量进行预测。

当组织对关键过程、产品及服务特性有足够的度量项、数据以及分析技术时,能够做到:

• 确定过程是否具有一致的行为或具有稳定的趋势(即, 是可预测的)

• 识别性能处于自然边界内的过程,在各项目间保持一致并且有可能得

到聚合

• 识别显示出不寻常行为的过程(例如偶尔发生的,不可预见的)

• 在组织标的准过程集中识别可以改进的过程方面

• 识别那些表现最佳的过程实施

本过程域与其它高度成熟过程域有交互关系,并支持它们的实现。作为实现这一过程域所建立并维护的资产的一部分(例如,用来描述子过程行为的度量项、过程性能基线、过程性能模型)是量化项目管理、原因分析与解决以及组织级绩效管理过程的输入,支持在这些过程域中描述的分析。

量化项目管理过程提供了维护本过程域中描述的资产所需的质量与过程性能数据。

三、相关过程域

SG 1 建立性能基线与模型

SP 1.1 建立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

SP 1.2 选择过程

SP 1.3 建立过程性能度量项

SP 1.4 分析过程性能并建立过程性能基线

SP 1.5 建立过程性能模型

SG 1 建立性能基线与模型

描述组织标准过程集所期望过程性能特征的基线与模型得到建立与维护。

在建立过程性能基线与模型之前,有必要确定那些过程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建立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特定实践),哪些过程适合度量(“选择过程”特定实践),以及哪些度量有助于决定过程性能(“建立过程性能度量项”特定实践)。

本目标的前三个实践是相互联系的,通常需要同时并且迭代地执行以选择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过程、以及度量项。在选择了某一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与其相关的过程和度量后,往往会约束其他的选择。例如,选择一个与交付给客户的缺陷有关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几乎肯定需要选择验证过程以及与缺陷相关的度量项。

本目标的意图是为项目提供需要执行量化项目管理的过程性能基线与模型。这些基线与模型由组织多次收集或者创建,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项目可能需要为其自身创建基线与模型。这些情况包括组织的基线与模型没能覆盖到的那些项目。对于这样的情况,项目遵照本目标的实践以创建它自己的基线与模型。

SP 1.1 建立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

建立并维护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量化目标,这些目标可追溯到业务目标。

在组织架构的不同级别建立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例如,业务领域、产品线、职能、项目),在过程的不同层次也是如此。在建立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时,考虑以下方面:

• 与组织的业务目标的可追溯性

• 在一定环境中(例如,在项目级)所选过程或子过程的过往性能

• 过程性能的多种属性(例如,产品质量、生产率、周期、响应时间)

• 所选过程或子过程的固有偏差性或自然边界

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提供了过程性能分析与量化项目管理活动的关注点和指导。然而,应该说明一点,当达成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与现有过程能力存在重大差距时,需要使用在“原因分析与解决”和“组织级绩效管理”过程域中所获得的技术。

工作产品实例

1. 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

子实践

1. 对质量与过程性能相关的组织业务目标进行评审

业务目标的实例有:

• 在预算内并且按时交付产品

• 在规定的时间内产品质量提高规定的百分比

• 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率提高规定的百分比

• 保持客户满意度

• 在规定的时间内新产品或服务发布的上市时间提高规定的百分比

• 在规定的时间内延迟产品功能减少规定的百分比

• 在规定的时间内产品的召回率减少规定的百分比

• 在规定的时间内客户总拥有成本减少规定的百分比

• 在规定的时间内维护遗留产品的成本减少规定的百分比

2. 定义质量与过程性能的组织的量化目标。

对于过程或子过程度量(例如:工作量、周期、缺陷排除有效性),产品的度量(例如,可靠性、缺陷密度),以及服务度量(例如,容量、响应时间)适当的建立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

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的实例有:

• 达成规定的缺陷逃逸率、生产率、周期、容量或成本目标

• 在规定的时间内改进缺陷逃逸率、生产率、周期、容量或成本性能在

过程性能基线规定的百分比

• 在规定时间内改进服务级别协议绩效在过程性能基线规定的百分比

3. 对于质量与过程性能,定义组织目标的优先级。

4. 与相关干系人对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以及其优先级进行评审、协商并获得承诺。

5. 必要时修改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的量化目标。

何时需要修订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量化目标的实例有:

• 当组织的业务目标改变时

• 当组织的标准过程集改变时

• 当实际质量与过程性能和目标有显著差异时

SP 1.2 选择过程

在组织标准过程集中选择将要纳入组织过程性能分析的过程或子过程,并维护与业务目标的可追溯性。

组织的标准过程集是由一系列的标准过程组成,而这些过程是由子过程组成。

通常,将统计管理技术应用到组织标准过程集的所有过程或子过程是不可能的、无用的或不够经济合理的。根据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选择过程或子过程。而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源于业务目标,正如在前面特定实践所描述

工作产品实例

1. 为过程性能分析所识别的过程或子过程列表,以及它们的选择理由,

包括对业务目标的可追溯性

子实践

1. 建立选择子过程时使用的准则。

可用于组织过程性能分析的过程或子过程选择准则的实例有:

• 过程或子过程与关键业务目标是强相关的。

• 过程或子过程在过去已证明是稳定的。

• 与过程或子过程相关的有效历史数据是当前可使用的。

• 过程或子过程将具有足够频度产生数据以便统计管理。

• 过程或子过程是质量与过程性能的重要贡献者。

• 过程或子过程是质量与过程性能的重要预测器。

• 过程或子过程对了解达成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的关联的风险是重要的因素。

• 与过程或子过程关联的度量与度量项的质量(例如,度量系统错误)是足够好的。

• 描述过程或子过程行为特征的多个可度量属性是可用的。

2. 选择子过程并文档化选择的理由。

作为选择的一部分,识别与评价子过程备选方案方法的实例有:

• 因果分析

• 敏感性分析

参阅“决策分析与解决”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使用正式的评价过程,遵循已建立的准则,对已识别的多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价,以分析可能的决策。

3. 建立并维护所选择子过程、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以及业务目标之间的可追溯性。

能够表达可追溯性方法的实例有:

• 子过程相对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的映射

• 子过程相对业务目标的映射

• 目标下行展开(例如,目标分解到关键过程(Big Y to Vital X),方针规划)

• 平衡计分卡

•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

• 目标-问题-度量项法(Goal Question Metric)

• 过程性能模型的文档

4. 必要时修订该选择。

在以下情况中修订选择可能是必要的:

• 过程性能模型的预测偏差太大,以至于模型无用。

• 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变更。

• 组织的标准过程集变更。

• 内在质量与过程性能变更。

SP 1.3 建立过程性能度量项

建立并维护纳入组织过程性能分析中的度量项定义。

参阅“度量与分析”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明确说明度量项。

工作产品实例

1. 所选的过程性能度量项的定义及选择理由,包括对所选过程或子过程

的追溯性

子实践

1. 选择反映所选过程或子过程合适属性的度量项,以提供对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的深入了解。

为一个过程或者子过程定义多个度量项,对于理解过程变化的影响及避免局部优化常常是有帮助的。另外,为所选的过程与子过程的产品与过程属性,及其输入、输出以及消耗的资源(包括人与他们具有的技能)建立度量项常常也是有帮助的。

目标问题度量项范式是一种可用于选择度量项的方法,它提供对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的深入了解。根据所选度量项提供的对过程性能的理解,分析怎样才能够达到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常常是有帮助的。

用于选择度量项准则的实例有:

• 度量项与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间的关系

• 度量项提供整个产品或服务生命期的覆盖度

• 度量项提供对过程性能的可见性

• 度量项的可用性

• 可以收集到度量项观察值的频率

• 过程或子过程的变化对度量项的影响程度

• 度量项代表最终用户的有效过程性能观点的程度

2. 建立所选度量项的可操作定义。

参阅“度量与分析”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明确说明度量项。

3. 将所选的度量项纳入组织的公共度量项集。

参阅“组织级过程定义”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建立组织级过程资产。

4. 必要时修订度量项集。

定期地对度量项进行评价,以保持它们持久的有用性与预示过程有效性的能力。

SP 1.4 分析过程性能并建立过程性能基线

分析所选定过程的性能,以及建立并维护过程性能基线。

分析所选的度量项,以描述在项目上达成的所选过程或子过程的性能特征。此特征描述用来建立并维护过程性能基线。(见术语表中“过程性能基线”的定义。) 在给定的一系列情况下,当这些基线用于一个项目时,它们用来确定过程或子过程期望的结果。

将过程性能基线与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是否正在达成。

过程性能基线是组织标准过程集各细节层次的性能度量。过程性能基线可以应对的过程如下:

• 具有联系的过程序列

• 覆盖项目整个生命期的过程

• 开发个别工作产品的过程

可以有多个过程性能基线以描述组织的子组性能特征。

用于分类子组的准则实例有:

• 产品线

• 业务线

• 应用领域

• 复杂度

• 团队规模

• 工作产品规模

• 来自组织的标准过程集的过程元素

对组织标准过程集进行裁剪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纳入过程性能基线的数据可比性。应当在建立基线时考虑裁剪的影响。可以针对每种裁剪分别建立性能基线,这取决于所容许的裁剪。

参阅“量化项目管理”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量化地管理项目,以达成项目

已建立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

作产品实例

1. 过程性能数据的分析

2. 组织过程性能的基线数据

子实践

1.对于所选的过程与子过程,收集所选的度量。

当采用度量时,记录使用中的过程或者子过程以使其以后能够使用。

参阅“度量与分析”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明确说明度量数据收集与存储规程。

2. 分析已收集的度量项以建立结果的分布或范围,其描述了当用于项目时所选的过程与子过程期望的性能特征。

此分析应该包括相关的过程或子过程的稳定性,以及相关因素与环境的影响。相关因素包括过程的输入以及可以影响所得结果的其它属性。而环境包括业务情形(例如,领域)与组织标准过程集的重大裁剪。

在可能的时候,应该使用项目稳定的子过程度量;其它数据可能是不可靠的。

3. 从收集的度量与分析中建立并维护过程性能基线。

参阅“度量与分析”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使度量与分析活动协调一致并提供度量结果。

过程性能基线源于对所收集的度量项的分析,以建立结果的分布或范围。

这个结果描述所选过程或子过程用于组织的项目时所期望的性能特征。

4. 与相关干系人对过程性能基线进行评审并达成一致。

5. 使得度量库中的过程性能信息在整个组织中可用。

项目使用组织的过程性能基线以估算过程性能的自然边界。

6. 将过程性能基线与相关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进行比较以决定那些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是否正在达成。

这些比较应该使用统计技术,而不仅仅是平均值的简单比较,以测量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达成程度。如果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没能达成,则应当考虑纠正措施。

参阅“原因分析与解决”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确定所选结果的原因。

参阅“组织级过程关注”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计划并实施过程行动。

参阅“组织级绩效管理”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分析过程性能数据并

识别潜在改进领域。

7. 必要时修改过程性能基线。

何时需要修订组织的过程性能基线的实例有:

• 当过程改变时

• 当组织的结果改变时

• 当组织的需要改变时

• 当供方的过程改变时

• 当供方改变时

SP 1.5 建立过程性能模型

为组织的标准过程集建立并维护过程性能模型。

高成熟度组织通常会建立并维护一套在各细节层次的过程性能模型,覆盖组织内共有活动的某个范围,并应对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 (见术语表中“过程性能模型”的定义。) 在一些情况下,项目可能需要创建他们自己的过程性能模型。

过程性能模型用于从其它过程、产品与服务度量的值估算或预测一个过程性能度量项的值。通常,这些过程性能模型使用从自贯穿项目的生命期中收集的过程和产品度量以估算那些只能在项目生命期后期才能度量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达成的进展。

过程性能模型用于:

• 组织使用过程性能模型来估算、分析并预测与组织标准过程集中过程以及变更相关的过程性能。

• 组织使用过程性能模型评估过程改进活动(潜在的)投资回报。

项目使用过程性能模型来估算、分析并预测他们已定义过程的过程性能。

• 项目使用过程性能模型来选择将要使用的过程或子过程。

• 项目使用过程性能模型来估计达成项目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的进展。

定义度量项与模型,对关系到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的关键过程与产品特性提供深入了解及预测能力。

过程性能模型的实例有:

• 系统动态模型

• 回归模型

• 复杂度模型

• 离散事件仿真模型

• 蒙特卡罗仿真模型

参阅“量化项目管理”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量化地管理项目,以达成项目已建立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

工作产品实例

1. 过程性能模型

子实践

1. 基于组织的标准过程集与过程性能基线建立过程性能模型。

2. 基于过去的结果与当前的需要校准过程性能模型。

3. 与相关干系人评审过程性能模型并达成一致。

4. 支持项目使用过程性能模型。

5. 必要时修订过程性能模型。

何时需要修订过程性能模型的实例有:

• 当过程改变时

• 当组织的结果改变时

• 当组织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改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