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首日跌超20%,知乎怎么了?_微信公众号

知乎回归港股首日,跌破22%。

众所周知,知乎是个讲故事的平台,显然,这一次,知乎没有讲好自己的故事。

1.试图打造国民级的知识平台

2011年1月26日,知乎正式上线。

在最早的一批用户里,包括了李开复、马化腾、王兴、王小川、徐小平等企业家和知名VC。在知乎“冷启动”的前40天里,种子用户共创造了8000个问题和2万个回答。

高质量的人群和优质内容让“知乎邀请码”一度跟早期的微博大V一样,成为了一个身份的象征。

早期的知乎试图打造一个国民级的知识平台。学习知识是反人性的,在互联网初期的年代就选择这条注定艰辛的路,令无数用户佩服。

2.逐渐变得平庸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乎变得平庸了。作为知识平台你有多久,没在知乎学到知识了?

人均985,年薪超百万;人在美国,刚下飞机,为了博取流量,知乎逐渐成了一个讲故事的平台。

屌丝逆袭的爽文成了热榜常客,哗众取宠的提问成了流量密码。这种做法,在各大内容平台还没崛起的发展初期,让知乎活得很舒服。

但随着各大平台崛起,知乎的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论爽不如抖音,论颜值不如小红书,论社区氛围不如微信公众平台,甚至连自己引以为傲的知识内容,都比不上近期崛起的B站,而且B站还比你会玩梗。

平庸是一种病,一旦染上,便很难摆脱干净。

港股首日跌超20%,知乎怎么了?_商业_02

3.商业环境恶劣

除了用户的抱怨,知乎被创作者诟病最多的,就是不懂得分享。

这么多年了,同样是上市的内容平台,你听过有人从微信公众号赚到钱、你听过有人全职从事抖音创作、甚至最近崛起的B站和小红书,也不断成就UP主们实现水果自由。

可你什么时候听说过:有人在知乎辛苦创作,获得让自己满意的收益?

作为知名的互联网内容公司,市值不输给其它平台的知乎,只顾着自己接单恰饭,不会分享给创作者们。试问这样的知乎,值吗?

4.回归自然

资本市场的游戏,我们作为知乎的用户、知乎的创作者不明白,也不关心。

只希望知乎能回归初心,继续做好国民级的知识平台,把有关知识的这个故事,讲下去。

毕竟,世界上有很多迷人的花,但我还是喜欢有结果的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