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微博上看见思科电信行业的张总转的一篇有关与65和n7k交换机的讨论贴,跟着也发表了些自己的意见,跟一些不曾相识的技术人员讨论了几句。今早起来,还觉得意犹未尽,可无奈微博字数限制,但又不吐不快。于是想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写在博客里,跟更多的朋友一起聊聊。呵呵
起源是一篇关于思科6500系列交换机和N7000系列交换机的市场定位与特点的讨论微博。刚好,自己在之前的工作中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这两种产品,在一些有关行业的项目中,也参与了方案的规划,也目睹了各厂商的竞争,于是乎有感而发,说了几句,但也确实没有说够。
我在一段时间之前,一直是用户方的网络技术人员,负责行业内的网络建设规划和维护工作,工作了9年。对于各家厂商的产品我可能没有一个普通代理商的工程师熟悉,也没有完全了解各厂家的所有产品,如果说只是谈产品技术,我没有什么话语权。但是作为一个大行业的网络建设维护人员,对于各厂家的产品销售、技术支持和使用情况,我个人还是有一定的见解的。
我们行业对思科来讲是一个成熟度极高的行业,行业内85%甚至更高使用的都是思科的产品。有人会说我们行业有钱,乱花国家投资等等,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傻的原因,思科在这个行业有这么大的规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再我看来除产品本身因素外还有3点:1、思科公司是最早从事互联网产品生产的厂商之一,在我们行业网络建设初期,也只有思科、3com和北电,那时候国内厂家很不成熟甚至没有。所以思科入行早。2、培训体制完善。90年代末期,网络技术人员的培训思科是做的最好的,那时候的CCIE属于及其少有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行业内有一支专业的网络管理团队,这里面的工程师全部接受过思科的认证培训。这些技术人员对思科有很深的感情,10多年过去了,里面有部分人员技术移民了,很大一部分技术人员成长成为技术管理人员或者核心工程师,这样思科在销售上面省了不少事情。3、思科真正的在帮助客户。帮助客户不仅仅是服务的一部分,也是公司对行业的整体布局。我们行业的网络建设很早,跟运营商基本是同时起步的,那个时候除了运营商,只有我们行业有全国范围的网络。对于如何组网,技术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从网络规划,到具体设计,到工程实施,思科可以说是一点一点教会我们的技术人员的。当然当时的3com和北电也有,只是思科更为全面,而且一直再做。其实我们行业第一代网络的核心并不是思科的产品,但是思科没有说不用产品,就不再技术支持了。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行业内除核心外的基层网络,全部被思科占领。也许这种情况放在现在,可能很多销售会觉得很失败,但是我们行业建成后的7-8年后,网络核心设备被逐步替换成思科产品,这在当时,有谁会想到呢?
上面是产品和服务以外的因素,当然产品本身的好坏,是最主要的因素。有很多人说思科产品有很多缺陷,这不好那不好,当然了,谁也做不了完美的产品,总哪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这样没有意思。况且思科的很多短处是跟产品定位,市场定价以及建造成本有关,是一个取舍的问题,并不影响产品本身的性能和质量。对于用户的技术人员看来,销售说的都不可信,有话不是说:“不看广告,看疗效”吗?成熟的技术可以复制,但是核心的思想和理念复制不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山寨文化泛滥的国度里,大家心里又很明白一份价格一分货的道理。只是有时候为了口袋里的钱就忍了。举一个切身经历的例子,不在于打击某个厂商来抬高思科,只是想陈述客观事实。
我们曾经测试过思科和H3C的设备,要求,高性能可扩展交换机,配交换模块、流量清洗模块、流量监控分析模块、防火墙模块。做技术人都知道这样的一体化概念,是思科最先提出来的,其他厂商跟进。这是事实。两家都拿来了产品。H3C为了降低成本,配置了6槽交换机,它的引擎板自带16个电接口。这是H3C或华为这样厂家常见的产品类型,在满足用户最低需求的同时,比思科少配件,价格更低。思科配置65,模块我就不说了。实施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h3c的模块很难区分,只有仔细看板子上的名称,再仔细看发现板子上有以太网接口,有USB接口,并且所有板子都一样。很是疑惑,于是打开板子看电路板,发现上面连电阻都是一样的。说明H3C是拿了一个刀片式的电脑,往里刷不同软件。配置过程中,H3C的限制很多,甚至不能实现背板交换,需要拿网线将引擎上的以太口和不同板子上的以太口互联,我还能说什么?思科的四块板子插好后,连线只有去往其他设备的,自身的板子之间都是背板连接。配置灵活,我们的方案不用修改,都能满足要求。对于不懂技术的人可能不明白这有什么区别,可是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天天在设备上混饭吃的人来说,愿意用哪个,还需要什么解释吗?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张总的一篇微博,感慨现在踏踏实实做技术的人少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一起看到的只有眼前的利益,将技术复制刷进电路板,然后卖电路板的价钱,这对那些研发技术的人员来说实在不公平。当技术换代的时候会发现前头挣着钱的还是人家有自主研发的公司,自己永远只是个复制别人的跟班。这是对整个国家的不负责任,对整个民族的不负责任。在高喊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怎么不想想核心芯片都没有一个国产的,这到底是谁的产权?让浮躁的沉淀下来吧,为我们国家IT的发展踏踏实实做些事情吧。
写了思科很多好,有人肯定会鄙视我,但是事实就是事实,这个根本就不用多说。不过现在的思科也确实没有以前的那么好了,很多把思科当图腾的技术人员也开始动摇思想了。呵呵,其实我觉得思科只是被同化了。思科在其路由交换上的技术一直是领先其他厂商的,只是这些新技术不像以前那样,非常被国内客户所认可。这其中的原因我觉得就是思科越来越开始学国内厂商了--只注重销售数字了。
我们行业在这几年飞速发展,大批的工程相继开工,是国内最主要的经济拉动手段。随着工程的建设,行业里的管理运行模式也在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可是很无奈,所有的领导只重视结果,在一个又一个提前完工的工程下,没有人愿意安心思考各种变革下的细节内容,作为又不太起眼的IT更没有人愿意搭理。华为利用上层的关系以及他们在传输产品上的销售渠道,迅速占领这块新的市场,思科除了伙同西门子得到一个实验田后,再也没有在新领域卖出一台设备。思科急了,一方面想尽办法挤进新领域,另一方面在原有的领域尽可能的多推新设备。但是思科忽略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行业和十几年前一样,没有人知道IT基础设施怎么建,如何发展,而思科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教我们了,唯一愿意做的就是在有机会的方案中挤进他们的产品。我在微博上说的,思科有SE在方案里将N7K放在局域网核心,而将65放到数据中心,就是在这种销售思路下迫不得已做的。客户没有耐心听讲解了,思科也没有耐心引导了,但是还有一批又一批愿意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工程师呢!
新的领域是我们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各种新科技含量极高的综合体,在这样的领域里,不去认真规划各个细节技术发展方向,是会犯致命错误的。而这样的错误已经发生了,国家紧急叫停我们高速奔跑的脚步,让我们行业慢了下来,这是一个机会,虽然IT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块,但这对IT公司来说,这是很大的机会。有机会跟客户去反思快速建设期间的漏洞,有时间跟客户去一起规划新的应用模式下IT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等等,最终占领市场的还是这样帮助用户的人。这些方面的规划,靠一线的销售和SE来想,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但是思科高层的领导如果不想或者不愿意想,那思科真就悬了,除非思科认为这个行业没有必要去做了。
最后我还要提一个人,思科的CTO梁永健梁先生。我们在02年的网络改造中,梁先生带领的团队给我们做的规划让我受益匪浅,又是8年过去了,规划中的方向依然正确,只是我们自己做得太少了。梁先生那时候在爱立信。去思科后有幸在我们的会议室听过梁先生做技术交流。只是不知道梁先生还能想起我们这个客户了吗?呵呵。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但是不要骂人。我是一名技术工程师,也是思科认证CCIE,我承认我有思科情结,但绝不是盲目的,工作这么多年,我见的我看的我听的我用的,我自己会独立思考。上面总说我们行业我们行业,其实我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了,对这个行业我有很深的感情,想切切实实的做工作。无奈现在的中国政治第一,经济至上,而还存有责任心的我选择了离开。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真的希望中国各行业的IT系统能踏踏实实走向正轨,再也不想看见拿着山寨标榜自主的产品还搅乱市场;再也不愿听见和推销没有区别的销售忽悠;更不愿看见处处受制于人的国产产品。这需要每一个技术人员努力,也需要每一个管理人员努力。
原文:07net01-cisco网络技术
×××blog/sikewoxianggennishuo__xiegeiguonatongxingme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