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pongba/article/details/3896311

(一)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写一个博客有很多好处,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坏处。(阿灵顿的情况属于例外,而非常态,就像不能拿抽烟活到一百岁的英国老太太的个例来反驳抽烟对健康的极大损伤一样)

让我说得更明确一点:用博客的形式来记录下你有价值的思考,会带来很多好处,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坏处。Note:碎碎念不算思考、心情琐记不算思考、唠唠叨叨也不算思考、没话找话也不算思考,请以此类推。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起就写博文_IT职场

下面是我个人认为写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的最大的几点好处:

1)  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2)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3) “教”是最好的“学”

4)  讨论是绝佳的反思

5)  激励你去持续学习和思考

6)  学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

7)  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这里的“简历”并非是狭义上的求职简历,毕竟现在还没有到价值博客的时代,很多人写博客都是到处转载或者干脆碎碎念,正因此面试官未必拿个人博客当成了解一个人的更可靠窗口。这里的“简历”是指一个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窗口,虽然我们未必做得到像罗永浩、Keso这样的博客,个人的影响力已经足以支撑出一份事业(牛博和5gme),但至少你会因此而结识更多的人,你的博客价值越高,你结识的人就越牛,跟牛人交流又会让你的眼界得到极大的开阔,打开一扇又一扇你原本不知道的门,于是你就变得更牛…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二)怎么做到长期写一个价值博客

注意到我并没有说“怎么做到长期坚持写一个价值博客”,因为当思考和总结成为习惯之后,诉诸文字以及借助书写来进一步思考就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变成了一件“因为你在思考和总结从而必须书写下来”的事情,博客就变成了副产品。

一开始的时候你是因为要写博客而去使劲地思考和总结,指望给出令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到了后来,就变成了因为你习惯了思考和总结,因为你意识到书写是更好的思考,你就必须使你的想法成为文字。至此本和末就会各归原位,不再颠倒。

怎样做到长期写一个价值博客?也许有人会给出很多有趣有用的小技巧来提供动机和激励,譬如如何做SEO,如何鼓励读者留言等等,但是这些我都不想说,我只想说最最重要的,那就是:

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只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来。

就像那句经常被人传阅的话:只做你最感兴趣的事情,钱会随之而来[2]。

这方面的具体例子大家可以留意一下,随处可见,就不一一举了。我想再重复一下的是,千万不要碎碎念,我能理解每个人都想偶尔发发牢骚的冲动,但是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窗口:twitter,所以立即停止在你的博客上碎碎念,阅读博客的人希望得到信息而非噪音。如果实在忍不住想碎碎念的话不妨换一下位置,这么来告诉自己:如果你看到别人博客来上这么一段,你会有兴趣看吗?

(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应付

即便上文给出了N条写博客的理由,但有时候只要一条不写的理由就会让人停止做一件事情。所以我特别加上一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应付”,《影响力2》[3]第五章雄辩地证明,“Much  of Will is Skill”,意志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有正确的方法,而非天生

1)  担心别人认为没有价值。事实是,你面临过的问题总会有人面临过,你独立思考了,别人没有,你的文章对他们就会有价值。 当然,肯定会对某些人没有价值,他们早就知道了,但就算你再厉害,也总是有人比你厉害的,不能说因为这些原因就不记录你自己的想法了,你自己思考了之后理 解得最深刻,就算有别人想过了,总有人没有想到的。况且,思考成了习惯,你的思考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你的文章也会越来越有价值。重复,无论你面临什么困惑,总会有很多人同样面临过,于是你苦苦思索之后的结果,肯定会对很多人有意义。

或者,你想通了之后觉得其实也很简单于是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写了,但要知道,问题在想通了之后总是简单的,问题的困难程度不在于想通了之后还觉得有多难,而在于从你觉得它难到你觉得它简单需要耗费多少思维体力,你耗费的时间越长,说明有越多的人最终还是没有想明白(路越长走到底的人越少)。

最后,虽然我现在看一年前的文章觉得挺不成熟,但是如果没有那些不成熟的思考,也不会有现在更成熟的思考,我几年后来看现在写的东西,还是会觉得不成熟。

2) 担心想法太幼稚或有漏洞等等被别人笑话。人非圣贤。正是因为单个人的想法总是有漏洞,才值得拿出来交流(《书写是更好的思考》,讨论是绝佳的反思),被别人指出问题正是改进的空间,藏着掖着的想法永远不可能变得更成熟。

Much of intelligence is knowledge,有这么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经典心理学实验[4]:

将孩子们分成两组,通过给他们不同的阅读材料让一组相信智力是天生的,不可在后天改变的,另一组则让他们相信智力其实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代名词,完全 是后天习得的。接下来让他们做一组任务,那些被相信智力天生说的孩子,倾向于回避困难的任务,选择较容易的任务,这里的逻辑想必是这样的:如果做困难的任 务,就增大了失败的几率,就在降低了自己在别人和自己心目中的智力的值。为了保护这个智力的值不被降低,应该避免那些有失败风险的项目。而另一组孩子则对 于有挑战性的事情跃跃欲试,并且在失败的时候明显没有前者沮丧,因为失败也是学得新的东西,不管怎样都是“智力”的提高。

况且,只会批判乃至嘲笑别人的人是最不知道怎么建设的人,忽略他们。

3)  得不到激励。这其实是个最无聊的问题了,只有写碎碎念的博客才会面对“激励”的问题。如果写自己的总结,写自己独立的思考,那么书写下来、理解通透,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就算放在自己的私密笔记本里面也一样有成就感。况且,如果你真做到了书写价值博客,那么绝对不用担心你的观点得不到传播,也许一开始会耗时长一点,但是这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必要的初始阶段,Gmail小组的核心人物、FriendFeed创始人Paul Buchheit,和编程界名博Coding  Horror的博主Jeff Atwood都曾经感叹过:Overnight success takes a long time ((1)(2)),不过对于价值博客来说,现在网络上的聚合类服务这么多,机器的、人肉的、半人肉的都有,情况又要好得多了,而且我相信情况还会越来越好。

4)  写不出来。这个问题也比较无聊,思考本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长期订阅我的博客的朋友知道我一般发文频率在一个月三 五篇,实际上有不少次我个把月也不发布文章,原因很简单,要么是有手头的事情要处理思考的时间被压缩了,要么是遇到比较大或者比较困难的问题需要长时间的 思考和积淀,没有关系,如果没有想清楚就再想想,爱思考的人和不爱思考的人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前者在生活中总是挂着几个问题在大脑中,它们时常都会冒出来 骚扰你一下,让你琢磨琢磨,不爱思考的则是没事不主动想问题,遇到问题还要先想想是否能找捷径(找人帮忙)解决。

无论如何,不用急于求成,在一个主题上深入下去思考,总能挖到别人挖不到的角落。你能让一个问题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是能够发现新的东西, 一般来说,我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我会让他在意识或潜意识中待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视问题大小而定),利用走路吃饭的时间琢磨(我发现很多我佩服的人也 都有这个习惯),有时即便已经想通了写下来了发出去了,大脑仍然还是会在回味问题,还没有把它撤出潜意识,然后看到某篇文章或某本书的时候忽然又有所新的感悟

能够把问题长时间停靠在潜意识中是一种技能,能够带来很大的好处,停留得越长你越琢磨得透彻,比别人看到的就越多。我们必须要带着问题的眼镜看待事物才能发现新的视角,否则就会出现视而不见效应,别的不说,广为人知的例子是阿基米德的“尤里卡!”,如果不是长时间琢磨着一个问题,一直把它放在思维中,是不会从洗澡领悟到“排水测体积”的,否则他洗了那么多年澡怎么不早发现呢?[5]

所以,如果你习惯了思考问题,就总会有东西写,先有思考,然后有总结,然后在总结中进一步思考。

当然你也可以试试把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试图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然后看看能否在整理的过程中走得更远。这往往是可行的。比如这篇文章在我的简记 里面原本其实只有三行字(包含大约十来个备忘关键词),而最初在我的大脑里面其实只有一个走路时冒出来的问题——为什么要写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