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变形(CSS3) transform

2d x y
3d x y z

左手坐标系

伸出左手,让拇指和食指成“L”形,大拇指向右,食指向上,中指指向前方。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左手坐标系,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代表X、Y、Z轴的正方向。如下图
CSS3——3D变形 transform_CSS3
CSS3中的3D坐标系与上述的3D坐标系是有一定区别的,相当于其绕着X轴旋转了180度,如下图
CSS3——3D变形 transform_html_02
简单记住他们的坐标:

x左边是负的,右边是正的

y 上面是负的, 下面是正的

z 里面是负的, 外面是正的

rotateX()

CSS3——3D变形 transform_html_03
就是沿着 x 立体旋转.

img {
  transition:all 0.5s ease 0s;
}
img:hove {

  transform:rotateX(180deg);
}

rotateY()

沿着y轴进行旋转

CSS3——3D变形 transform_CSS_04

img {
  transition:all 0.5s ease 0s;
}
img:hove {

  transform:rotateX(180deg);
}

rotateZ()

沿着z轴进行旋转

img {
  transition:all .25s ease-in 0s;
}
img:hover {
  /* transform:rotateX(180deg); */
  /* transform:rotateY(180deg); */
  /* transform:rotateZ(180deg); */
  /* transform:rotateX(45deg) rotateY(180deg) rotateZ(90deg) skew(0,10deg); */
}

透视(perspective)

电脑显示屏是一个2D平面,图像之所以具有立体感(3D效果),其实只是一种视觉呈现,通过透视可以实现此目的。

透视可以将一个2D平面,在转换的过程当中,呈现3D效果。

  • 透视原理: 近大远小 。
  • 浏览器透视:把近大远小的所有图像,透视在屏幕上。
  • perspective:视距,表示视点距离屏幕的长短。视点,用于模拟透视效果时人眼的位置

注:并非任何情况下需要透视效果,根据开发需要进行设置。

perspective 一般作为一个属性,设置给父元素,作用于所有3D转换的子元素

理解透视距离原理:
CSS3——3D变形 transform_CSS3_05

translateX(x)

CSS3——3D变形 transform_CSS_06
仅水平方向移动(X轴移动)

主要目的实现移动效果

translateY(y)

仅垂直方向移动(Y轴移动)
CSS3——3D变形 transform_CSS3_07

translateZ(z) ( 多做测试理解 )

transformZ的直观表现形式就是大小变化,实质是XY平面相对于视点的远近变化(说远近就一定会说到离什么参照物远或近,在这里参照物就是perspective属性)。比如设置了perspective为200px;那么transformZ的值越接近200,就是离的越近,看上去也就越大,超过200就看不到了,因为相当于跑到后脑勺去了,我相信你正常情况下,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的。

translate3d(x,y,z)

其中,x和y可以是长度值,也可以是百分比,百分比是相对于其本身元素水平方向的宽度和垂直方向的高度和;z只能设置长度值

backface-visibility

backface-visibility 属性定义当元素不面向屏幕时是否可见。

案例1:旋转的轮播图

CSS3——3D变形 transform_CSS_08

案例2:开门大吉

CSS3——3D变形 transform_html_09
CSS3——3D变形 transform_CSS_10

案例3:导航栏旋转

CSS3——3D变形 transform_html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