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从对社会的杀伤力看,在因特网时代,动乱的起源将不再只是街头广场上的人群,危害更大的可能是网上的信息流。如同×××的出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观念一样,通过网络发表危害社会日常生活的信息,将具有成本代价极低,影响范围极广,完成时间极短,机动能力极强的“×××”特征。难怪已有学者指出:过去是武器杀人,现在是能量杀人,将来是信息杀人。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这些信息,对一个国家变得越来越重要。
正文:
国际舞台风云变幻,常常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过也有人归纳出了简单的3条:一切的争夺,无非就是为了物质、能源,还有信息。前面两种显而易见,但最后一种,却是一场看不见的影子战争。
2007新年刚过,美国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让这场无处不在的影子战争浮出水面。“2005财年刺探美国情报的国家数量大幅增加,由上一年的90个上升到106个,其中亚太国家涉嫌的间谍事件,约占31%。。。” 美国“国防安全局反情报办公室”的报告曝光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就在《华盛顿时报》等美国媒体要求政府认真对待其他国家的“反情报威胁”时,欧洲舆论却认为,报告似乎把别国的情报能力看得过强,把美国的保密能力看得过弱了。
禁止在敏感部门的计算机中使用微软产品!这是德国政府的严格规定。
因为美国国防安全局掌握着全部微软软件的源代码,能破解通过这些软件传送的加密文件。而国防安全局仅仅是美国情报系统的一部分。有人说,美国情报机构到底有多少人,恐怕连总统都不一定清楚。一些媒体估计,美国情报人员数量达20万,超过一个中等国家的军队总人数。
同样惊人的是情报部门的预算。美国情报总长内格罗蓬特的助手格雷厄姆透露,2005年美国情报预算440亿美元,超过同年法国或德国的国防预算。依靠庞大的人员和财政资源,美国的情报网络遍及全球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仅中情局一家就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近200个情报站。
没有隐私的时代?
“9·11”事件后,美国启动了“全面信息感知(TIA)”计划,这个计划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将通过各种公开信息的搜集,包括所有人的上网行为、信用卡记录、健康档案、学习成绩、出行时间等等,加以分析,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在学术界,这被称为“开源情报”。
长期以来,在普通人看来,开源情报的价值远不及秘密情报,以至并没有得到专门的关注。但事实上,开源情报的利用比秘密情报更古老,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开源情报的价值、地位和影响。据国际情报专家的估计,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情报之40%到95%都是以开源情报的形式获取的。情报的时代已从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人员情报为主要特征,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信号情报,再到冷战前后的图像情报,最后进入当今的开源情报,并以网络情报为主要特征。
在开源情报时代,许多过去由国家垄断独有的机密信息已变为个人随手可得的公开资源。这一变化根本性地改变了个体与组织,特别是与国家组织的权力生态及其平衡,具有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并将深刻地改变国家安全的概念、内涵和保障措施。
没有任何东西比信息更能改变世界
开源情报为何变得如此重要?首先是由于其内在的价值和特性。较之传统情报,开源情报更加全面综合和系统,更能够显示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其次,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情报源变得复杂、巨大。因此,只要掌握开源情报,实际上就很有可能精确把握社会态势。
在这种理论基础上,美国越来越意识到把握开源情报的重要意义。美国兰德公司是最早意识这一重要作用的机构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激发兰德公司研究人员提出人工社会研究报告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前×××国家中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他们认为这些事件表明:信息技术对于“封闭社会”的影响,已引发,或更直接地,煽动起一场根本性的政治权利的转移(afundamentalshiftinpoliticalpowe~which has been facilitated,if not instigatedby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nclosed societies);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我们能够规划的最远处,没有其它的东西能够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可以更快地改变世界,就连人口和生态的趋势也不能如此深刻或迅速地改变世界。
利用开源情报的重要性
兰德的报告隐示了在数字网络化时代里及时有效地对社会状态和趋势进行动态分析的重要性。对于社会安全与发展的重大危害因素有两种:一是外在的,如×××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二是内在的,即某些关键基础社会设施的易于被滥用或恶意使用,并且能够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害,如因特网上病毒的传播等等。
外在因素往往与战争连在一起,是国与国之间的国际问题;而内在因素往往与社会动乱连在一起,与一个社会的状态和趋势直接相连,是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但很容易被其它利益集团所利用。
×××的威力,不完全在于其杀伤人数之多,其实过去包括古代的许多战争的伤亡人数远比1个×××杀伤的多,但这些伤亡往往是在数天数月甚至数年里造成的。×××的出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观念,根源在于其残酷程度极高、杀伤范围极广、完成时间极短、机动能力极强的特征。
同样的原因,因特网的出现,网络化社会的形成,我们也应改变社会动乱的观念:动乱将不再只是街头广场上的人群,危害更大的可能是网上的信息流。因为同×××一样,通过网络发表危害社会日常生活的信息也具有成本代价极低、影响范围极广、完成时间极短、机动能力极强的特征。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短期内各种矛盾不可避免,外加国际少数反华势力的影响,特别是网上群体往往比普通社会群体更有影响和活动能力,因此我们就要更加正视并研究网络社会的状态和趋势,为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和发展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基础。
在数字网络化时代,社会状态和趋势动态分析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对安全和谐社会状态和趋势的理解认识与观察手段,及时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状态和趋势,找出理想态和现实态之间的差别并准确认识这些差别所隐含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其次,要研究不论是由于政策上、规划中,或自然诱发的社会事件,还是由于偶然、意外,甚至恶意诱发的社会事件,对假设的或现实的社会状态和趋势的影响,了解、掌握这些影响的规模和重要程度。最终目的是根据影响效果和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主动的社会政策或被动的应急方案,确保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安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目前我国已有上亿的网络用户,而且上网人数还在加速发展,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这些网上人口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它们所占的人口比率。换言之,网络人口掌握的政治经济资源和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可能远远大于其余社会人口的总和。因此,对现有的网络社会状态全面准确及时的了解,已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我们必须加快研究如何进一步在网络社会中引入其它重要的“基础社会设施”,就像我们在常规社会中所进行的那样。或许这些网络社会的基础设施在今天还显得不是十分重要,但当整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口都成为网上用户时,它们就可能成为保证社会安全与健康发展所必需的。那时,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网上的某个谣言可能导致某个银行或企业的倒闭,甚至社会的动乱。显然,我们不能等到那时才开始行动。
结语:
“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任何的东西能比信息的发展和利用更深刻或迅速地改变世界。”这是兰德公司的最终结论。信息竞争,其实是国家竞争的一种方式,通过拥有信息来保护本国利益。竞争越激烈,情报战越厉害。影子战争也就无法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