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这个话题?两个原因,一是与好多用户或IT业内人士说ADC时摸不着头脑,但改说SLB或4-7层交换机时很多人还是有相当了解;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业内人士由于各种原因认为ADC是个全新的东西,甚至会说“XX公司是做SLB或4层交换机的,做ADC不行”之类的话来。 先列数一下ADC的曾用名: 4层交换机(Layer 4 switch) 4-7层交
ADC产品出现10多年来,其架构经历了若干代演变,不同架构之间不免很多口水战。回头看来,自然是各有优劣,存在即合理。最终的发展结果就是当今各主流厂商都选择了的多核多CPU硬件架构,不同之处只是其软件操作系统架构。 最早的架构之争应属Foundry、Alteon、Arrowpoint时代,3家公司当时均采用交换机架构,但内部处理有所不同。Foundry采用CPU处理所有4-7层流量,ASIC只
上文中提到诸多因素造成了当前ADC市场上F5一枝独大的局面,以至于F5多年一直不愿意更新产品,使用很落后的低成本硬件,而且将各种高级功能作为License来销售。直到2007年A10公司的ADC产品面世才开始有打破这一局面的趋势。A10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ADC市场的新兴公司,经过近3年的研发推出了业内第一款真正基于多核多CPU架构的ADC产品,2009年推出第一款也是目前业界唯一一款64位操
Foundry做出减少4-7层产品投入的错误决定之时,正是ADC市场开始复兴之机。如果说之前一直是群雄混战,由于Nortel、Cisco、Foundry相继收缩,在之后的几年里由于老牌厂商中只有F5专注于此,就逐渐成了F5一枝独大的局面。在2003年左右,F5的每季度销售额也只在20-30M,与其他几家在4-7层市场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而现在F5的每季度销售额已经达到230M以上,其他几家仍然停
应用交付(Application Delivery)近几年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热的术语,因为其关乎应用服务最终是否高质量高稳定性地交付给使用者。而ADC(应用交付控制器)是应用交付中不可或缺的环节。ADC这个名字对于近几年不在该领域的人可能会比较陌生,但如果说负载均衡器和4-7层交换机,很多人就比较熟悉了。而这些术语的变化,也反应了ADC的发展历史。博主进入网络行业15年,恰好目睹了ADC的发展
Copyright © 2005-2023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