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令环保袋不再环保 _职场
香港的年轻人正在展示自己刚买到的环保购物袋
 
近日,在台湾和香港,一种小小的环保购物袋掀起了一股抢购风潮。这是英国名品牌Anya Hindmarch推出的限量版环保购物袋“I'm NOT A plastic bag”(“我不是塑料袋”)。
 
人们疯狂抢购
 
在香港的中环置地广场,在购物袋发售的前一天晚上,就有几百人开始排队等候,发售当天早上10点左右,排队的人超过1000名。在排队高峰期,人数更是超过了2000,长长的人龙将广场重重包围,警方不得不到场维持秩序。
 
在台北的微风广场百货公司,就在购物袋发售的当天早上,已经聚集了上千的群众排队等候百货公司开门。当百货公司正式开门时,疯狂的民众一拥而上。由于缺乏秩序,一时哭叫声四起,不少人被推倒在地上,有的被挤掉了鞋子,有的人甚至被挤得脚趾甲翻起,不得不被送到医院。当天共有8人被送往医院治疗。而在台南的新光三越百货公司,也聚集了1000多名当地民众,在百货公司外排队。
 
由于购物袋是限量发售,所以很多人由于买不到袋子而在百货公司门外抗议。有人大声呼喊,有人则静坐,最后,百货公司不得不派发了一些购物礼券,这才算将事件平息下来。
 
环保袋身价大涨
 
这种环保购物袋呈方形,提手是用纯棉粗绳编织而成的,袋子的接缝处都用麻绳多层缠绕,袋身是米白色、未经漂染的纯棉材质。在香港发售的购物袋价格为120港元,初次发售1500个。据了解,前来购买的人有不少是“手袋炒家”。由于这一购物袋集中了“名牌”、“环保”的元素,因此,很受各界名流和时尚人士的喜爱。这款名牌购物袋在英国和美国也曾掀起过炒卖热,因为多国影视明星也在抢购这款购物袋,形成了明星效应。
 
在香港,有的人刚买到手袋,就把价格抬高了将近40倍,“手袋炒家”的叫价随即就达到了5000港元。在台湾,这款购物袋的价格是500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12元),在台湾的一些网络商店里,这款购物袋的身价已经达到了近1万元新台币。
 
环保人士提出抗议
 
但是,无论在台湾还是香港,在抢购风潮发生后的现场,都留下了人们丢下的垃圾,这和他们想购买环保袋的意识形成强烈的反差。
 
目前在台湾和香港,注重环保的观念已广为民众所接受,而当地政府亦花了不少经费及心血放在环保的推广教育上,可以说“环保”已经成了当地社会一致认可的一种价值共识。而生产名牌购物袋的公司也希望以“环保”为由,来进行营销。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企业在促销产品的同时,只注重本身的利益,却忘记了环保购物袋最为核心的“环保”二字,可说是适得其反。
 
环保袋事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台湾,就有人发起了罢买行动,也有人提出“只要环保、不要名牌”的社会反思活动。而在香港,一些环保团体也提出,政府应该重新教育人们了解到环保袋的真正意义,这一意义在于减少滥用塑料袋,而不是购买什么环保购物袋。他们认为,买了环保购物袋并不意味着就成为一个环保人。
 
同时,这些环保团体也呼吁,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应该借环保之名,行商业促销之实,这样只会扭曲环保的本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