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swap分区,我们大家都知道swap分区主要是为了交换数据而设立的,但是有时候swap分区不够用,需要时间增加swap分区,不可能为了增加swap分区而把服务器关闭半小时吧,为此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就是利用文件来创建swap分区,以解燃眉之急。 操作如下: 测试环境,为了验证其的可行性,先创建100M作为分区,请看操作步骤: 1、增加swap文件块:100M 命令
2月28号: 今天无意在处理一个字符文件排列的问题: 用sort命令去排列,并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第二列,就发现个问题 不按大小来排列,查看man时就发现需要多加一个识别: 其中-k2,1:2表示第二列(默认分隔符为空格)1表示第二列的第一个字符;-k2,1表示第二个字段开始排序到第一个结束字段 -k 2.2 用点号分隔字符。,表示第二个字段的第二个字符
drbd软件的功能我在这里不说了,主要是描述出现错误的过程及解决方法。 1、首先下载drbd管理工具 #mkdir /home/wang/tools -p #cd /home/wang/tools #export
一、说明:fpm的功能就是将一种类型的包转换成另一种类型 fpm支持的源类型包: dir :将目录打包成所需要的类型用于源码编译安装的软件包; rpm:对rpm进行转换;
说明:yum主要用于自动安装、升级rpm软件包,能自动查找并解决rpm包之间的依赖关系。要成功的使用yum工具安装更新软件或系统,就需要一个包含各种rpm软件包的软件仓库,我们称之为yum源; 服务器端配置: 1、创建yum仓库目录 #mkdir –p /application/yum #cd /application/yum
说明:之前在windows下搭建vpn服务器时,只需要在网络上找相应的资料,就可以实现,不用管什么原理;今天实现在linux下搭建vpn服务器,以实现对内网的集群进行访问,发现用原来windows的老方法不行,还需要了解其中×××的原理才行; 概念:×××: virtual Private Network,又叫虚拟专用网络,vpn的功能是将因特网虚拟成企业
DNS解析原理
我在运行一个shell时,出现一个错误: 运行shell,并检测执行情况: 检查这个错误,网上大部分说什么格式不对,没有说出主要的原因,再查看原代码:
在安装软件telnet时出现出如下错误: # yum install -y telnet Failed to set locale, defaulting to CLoaded plugins: fastestmirror, securitySetting up Install ProcessLoading mirror speeds from cached hostfile * base:
用secureCRT登录时,出现如下错误: 先查看一下语言支持文件:#cat /etc/sysconfig/i18n 查看帮忙,发现/etc/sysconfig/i18n里面存放着系统的区域语言设置,其中i18n是internationalization的缩写,使linu
今天在虚拟机上搭建NFS服务器,因为服务器需要在静态IP上进行测试,但在进行网络测试时发现网络无法正常访问,步骤如下: 1.对域名和IP进行ping的测试,发现出现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的错误, 2. 出现这种问题,首先检查自己的IP地址是否正常,路径为:/etc/sysconfig/network-
今天搭配rsync –daemon守护模式,服务搭配起来不是很复杂,比较简单,配置如下: 首先检查#rpm –qa rsync是否有安装rsync软件,如若没有的话,请执行yum install –y rsync; 1.新建守护模式的配置文件:/etc/rsyncd.conf 2.
最近在看视频学习Linux,发现自己原来学习的linux都是一些皮毛,简直无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为此,特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 linux三剑客之老三-grep 功能:过滤出需要的内容; 参数 针对此参数,我一一举例来说明 ,以方便自己及技术男使用 [root@centos1 ~]# cat -n a.tx
一、主要目录 /bin :包含用户命令文件,也是shell命令,提供给所有用户和脚本程序使用; /boot :存放linux核心文件的目录及系统引导程序所需的文件目录,大小约100M; /dev :设备文件的
目前公司正在上SBO,为此我也忙了几天,都在处理客户端的一些基本使用,但是觉得最爱还是linux运维,虽然一直在玩,但是从来都没有这么认真地学习并做笔记,很多时候,都是工作很累,但是为了家庭,我还是坚持每天学习2小时,边听课边做实验,反而觉得头脑很清醒,为此,我要继续努力,突破linux第一层纸,为自己而坚持,为家而坚持,linux运维,我来了。
在SecureCRT上进行操作时,不小心进行如下操作: [root@wang ~]# echo “alias rm=’echo this command does not allow to use.’” > .bash_profile [root@wang ~]#source .bash_p
昨天看视频,发现在linux下新建几百个,上千个,几万个的文件,实现太简单了. 使用命令为:root@jc~# touch wang{1..10000} //批量建立10000个文件,实现起来不要一分钟; root@jc~# ll
为了想法和生活,linux我来了,我要在未来四个月的时间里要让自己变化,成为linux运维专家,加油吧。
Copyright © 2005-2023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