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对多台服务器内部是如何联通进行通讯的感兴趣,所以学习了下。了解到VMWare网络中主要有三种模式:
目录
一.NAT模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1.简介
2.配置过程
3.工作原理
二.桥接模式(bridged networking)
1.简介
2.配置过程
3.工作原理
一.NAT模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1.简介
使用NAT模式,也就是虚拟机系统借助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通过宿主机器进行公网的访问。VMWare workstation安装后,会给宿主机安装VM Net8网卡,同时虚拟出一套VM Net 8 使用的虚拟路由(包含交换机 和 虚拟DHCP服务器)。主机和虚拟机实际上都是通过虚拟路由通信,虚拟路由通过宿主使得其他虚拟机也可以访问外网。
2.配置过程
(1).首先,设置虚拟机的网络配置为NAT模式
(3)查看VMNET8的TCP/IP信息
(4):查看网段和网关
(5)配置静态IP和网关
root用户操作: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3.工作原理
虚拟机之间通讯:首先,根据网关给每个服务器设置IP,让他们在同一个网段。然后VMWare的虚拟路由会把他们的虚拟网卡连接起来。这样,各个虚拟机之间就可以内部通讯。
虚拟机和宿主通讯:安装完VMWare后,宿主会安装一个VNET8网卡,这个网卡的IP和虚拟机会通过VMWare的虚拟路由连接起来,这样虚拟机和宿主就在同一个网段,可以进行通讯。
虚拟机和公网通讯:虚拟机通过虚拟路由找到宿主的VNET8网卡,然后通过宿主CPU内部发起请求,通过宿主的物理网卡访问外网。
如下图所示:
二.桥接模式(bridged networking)
1.简介
使用桥接模式,VMWare虚拟出来的操作系统就像是局域网中的一台独立的主机。安装虚拟机系统后不需要调整网络,物理网络中的 “路由” 所包含的DHCP服务器会自动识别该虚拟机并为其分配IP地址;如果没有路由,可以自己手动在系统分配,原则是和宿主机在同一网段并指向相同的网关即可通信。
2.配置过程
(1)宿主的公网ip
(2)设置为桥接模式
(3)虚拟机上设置使用dhcp的方式来获取IP地址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HWADDR=00:0c:29:3b:4c:6d
TYPE=Ethernet
UUID=5ae16ecc-0149-487e-8dab-51afc75bd265
ONBOOT=yes
NM_CONTROLLED=yes
#BOOTPROTO=static
BOOTPROTO=dhcp
IPADDR=10.0.0.101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0.0.0.2
DNS1=202.96.128.86
DNS2=202.96.128.166
IPV6INIT=no
USERCTL=no
PEERDNS=yes
注:为了学习,我们通常把ip手写,设置为静态的,但是如果要设置为静态的,因为虚拟机是根据宿主机器所在的网络环境而确定网段的,比如我们从教室到宿舍,网关可能就变了,这个时候,我们要让宿主机器上面的几个虚拟机的IP在同一个网段,必须再次手动修改。
(4)重启网络服务
/etc/init.d/networkrestart
(5)查看IP地址
ifconfig
(6)测试和宿主机器的联通性
ping 172.18.215.65
3.工作原理
虚拟机与虚拟机之间的通讯:物理网络中的 “路由” 所包含的DHCP服务器会自动识别该虚拟机并为其分配IP地址,然后VMWare虚拟路由将这些IP连接在一起,这样他们在同一个网段,可以进行通讯。
虚拟机和宿主通讯:安装完VMWare后,宿主会安装一个VNET0网卡,这个网卡的IP和虚拟机会通过VMWare的虚拟路由连接起来,这样虚拟机和宿主就在同一个网段,可以进行通讯。
虚拟机和公网通讯:虚拟机通过虚拟路由找到宿主的VNET0网卡,然后通过宿主CPU内部发起请求,通过宿主的物理网卡访问外网。
如下图所示:
个人学习总结,初次理解,肯定有理解不到之处,后续随着学习会进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