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SL介绍
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层)利用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和消息完整性验证机制,为基于TCP等可靠连接的应用层协议提供安全性保证。
2. SSL协议提供的功能
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利用对称密钥算法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
身份验证机制:基于证书利用数字签名方法对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身份验证,其中客户端的身份验证是可选的。
消息完整性验证:消息传输过程中使用MAC算法来检验消息的完整性。
如果用户的传输不是通过SSL的方式,那么其在网络中数据都是以明文进行传输的,而这给别有用心的人带来了可乘之机。所以,现在很多大型网站都开启了SSL功能。同样地,在我们数据库方面,如果客户端连接服务器获取数据不是使用SSL连接,那么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就有可能被窃取。
3. SSL使用前后对比
未采用SSL:数据库服务端可通过抓包方式获取数据,安全性不高;
采用SSL:数据库服务端不可通过抓包方式获取数据,安全性高;性能低;
从SSL实现方式来看,建立连接时需要进行握手、加密、解密等操作。所以耗时基本都在建立连接阶段,这对于使用短链接的应用程序可能产生更大的性能损耗。不过如果使用连接池或者长连接可能会好许多。
4. Mysql5.7默认开启SSL
如果强制用户使用SSL连接,那么应用程序的配置也需要明确指定SSL相关参数,否则程序会报错。
项目中开启:
url=jdbc:mysql://127.0.0.1:3306/?useSSL=false
5. 数据库开启SSL
6. 总结
对于非常敏感核心的数据,或者QPS本来就不高的核心数据,可以采用SSL方式保障数据安全性;
对于采用短链接、要求高性能的应用,或者不产生核心敏感数据的应用,性能和可用性才是首要,建议不要采用SSL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