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客创业日记》2019.10.17(周四) 资本是解药还是毒药?_职场

  今天看到了一则新闻,说的是某个二线的知名电商品牌出现了资金危机,已经达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很多与平台合作的供应商,都拿不到钱。平台的CEO,也已经承认,资金链断了。而且不建议供应商们逼得太紧,因为互联网平台没有什么资产,如果一旦破产将什么也拿不到。如果能给一些时间,或许还可能有一些转机。如果再仔细想想,所谓的转机,最多也只有三种情况:

  第1种情况,就是想办法被另一个互联网巨头或同行业的老大收购,当然,收购的代价就是把之前的债务也承担下来。

  第2种情况,就是继续找新的投资,等新的资金介入以后,再把债务偿还掉。

  如果前两种情况都做不到,那么也许会有第三种情况,就是把债务作一个转化。有的会转化为实物,还有的会转化为虚拟资产。

  实物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拿出公司现有的一部分设备或资产进行高价偿还。比如有人欠你1万块钱,当你索要时,他说我什么都没有,手里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要么我欠着,要么这才3000块钱的笔记本电脑,就当1万块钱还你。不过,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没有什么太多的固定资产,因此,更多的是转化为虚拟资产。

  对于虚拟资产来说,花样和手段就更加丰富多样了。有债转分期的,有债转债的,还有债转股的。

  债转分期是什么意思?就是化时间于无形,这也是欠债的人常用的一种手段。比如:我欠你1万块钱,我还不了,每次遇到催债躲不过去的时候,就像挤牙膏一样,每年会给你100块钱。

  而债转债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角债。我欠你1万块钱,另一个人还欠我1万块钱,你找他要去。

  当然,还有一种智商稍高的还钱方式,就是债转股。比如,开个饭店,半年后不赚钱,而一个装修公司找饭店要尾款,饭店可能会采取的方式就是转股的三板斧,第一板斧是钱给不了,资金周转不过来。第二板斧是为饭店的前景画饼,忽悠要账人把债变成股份,好听点叫风险投资。如果遇到不买账的,就会使出第三板斧,再给一个价值1000元的饭店消费会员卡或者一分钱不给的二选一。也许很多人就会委曲求全的成为了饭店的天使投资人。

  当然,这则新闻对于我来说,处理方法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能给惢客带来什么样的警醒?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第一、用钱买用户的方法不可取。

  当别人质疑融资来的几亿投资款花在哪里的时候,这个平台的CEO说主要都花在了“拉新”上,也就是获取新用户上。平时我们看到了,下载一个APP或注册一个用户就返给你几元钱的红包营销,就是用户获取的营销。由此可见,1亿用户的注册量是有代价的。不过,如果把公司80%的资金都投入到营销和销售上,那么,真正放在产品上的投入又有多少呢?这种重销售,轻产品而且靠钱快速砸起来的模式,是很值得推敲的。

  第二、对资本输血的依赖和管理。

  真正让一个企业生存并得到良性发展的核心不是高、大、上的营销额和用户量,而是利润。如果是靠一轮又一轮的资本输血,那么风险就会高很多。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这种宝最好不要轻易压。在这一点上也很有感触,平时,身边经常有企业家或创业者宣扬类似的观点,就是以拉到风险投资为荣,觉得这就是成功的终点了,有时,甚至把风险投资的钱不当钱。也许,目前宣扬的这种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浮躁风气对很多创业者的失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个警醒就是创业的初心。

  也许谈到初心,很多人就会把它归类成务虚的鸡汤,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既不可思议,但却又无能为力,只有做好自己吧。我对初心的理解是两个词:信仰与信念。如果当你想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件事,又怎会在意一时的辉煌呢?

  最后,分享今天日记的感悟:“初心是一个人的信仰和信念,虽然,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羡慕,但是,然然升起的朝阳却能够给人们带来的更持久、更温暖的阳光。”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