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下策略模式,直接先上UML图
策略模式的概念
The Strategy Pattern defines a family of algorithms,encapsulates each one,and makes them interchangeable. Strategy lets the algorithm vary independently from clients that use it.
–(翻译)– 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1、需要使用ConcreteStrategy提供的算法。
2、 内部维护一个Strategy的实例。
3、 负责动态设置运行时Strategy具体的实现算法。
4、负责跟Strategy之间的交互和数据传递。
策略模式的组成
— Strategy(抽象策略类): 通常由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实现。
— ConcreteStrategy(具体策略角色):包装了相关的算法和行为。一般有多个
— Context(环境角色):持有一个策略类的引用,最终给客户端调用。
策略模式的应用场景
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实际开发中用途,比如google开源的android网络框架volley,volley的超时重发重发机制就使用到了典型策略模式,看源码
RetryPolicy.java 请求重试策略类,定义了三个接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package com.android.volley;
/**
* 请求重试策略类
* 此类属于抽象策略类对应Strategy
*/
public interface RetryPolicy {
/**
* 超时时间
*/
public int getCurrentTimeout();
/**
* 重试次数
*/
public int getCurrentRetryCount();
/**
* 针对错误异常的处理
*/
public void retry(VolleyError error) throws VolleyError;
}
DefaultRetryPolicy.java 默认重试策略,继承了RetryPolicy ,具体实现了接口,我截取了部分代码
1 | public class DefaultRetryPolicy implements RetryPolicy { |
Request.java 请求类,持有一个抽象策略类RetryPolicy 的引用,最终给客户端调用。截取部分代码
1 |
BasicNetwork.java 网络处理类,处理Request,使用到了对应的重试策略,截取部分代码
1 | /** |
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自定义自己的策略继承RetryPolicy,这样就可以按照我们自己请求策略执行。
下面介绍一个比较简单的实例
自定义简单的策略模式实例
商品实现针对不同等级会员显示对应的会员价,比如一本书原价100元,一级会员打97折,三级会员打8折
PriceStrategy.java,策略类,可以使抽象类或接口,定义算法的公共接口,
1 | /** |
SuperVipStrategy.java,超级会员算法,打八折,继承PriceStrategy
1 | /** |
OneVipStrategy.java,一级会员算法,打九七折,继承PriceStrategy
1 | /** |
ThreeVipStrategy.java,三级会员算法,打九五折,继承PriceStrategy
1 | /** |
Price.java 上下文环境,持有PriceStrategy 的引用。
1 | /** |
测试实例
1 | public class Test { |
实例的uml图
总结
优点
1、 提供了一种替代继承的方法,而且既保持了继承的优点(代码重用),还比继承更灵活(算法独立,可以任意扩展);
2、 避免程序中使用多重条件转移语句,使系统更灵活,并易于扩展;
3、 遵守大部分GRASP原则和常用设计原则,高内聚、低偶合;
4、 易于进行单元测试,各个算法区分开,可以针对每个算法进行单元测试;缺点
1、 因为每个具体策略类都会产生一个新类,所以会增加系统需要维护的类的数量;
2、 选择何种算法需要客户端来创建对象,增加了耦合,这里可以通过与工厂模式结合解决该问题;
3、 程序复杂化。